2)-------------------- 第211章国际交通线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油路。在中日战争爆发前,这条公路的使用率不高,主要的用途,也就是在黄克不在时,用于向玉门运送关键的工厂设备。

  去年七月,拿下玉门之后,红军在第一时间就开始在该在地的采油和建厂工作。早就准备好的采油设备在第一时间被运到那儿,当年十二月就根据黄克给的资料开始钻井挖堀,期间更有意地停止钻掘。

  如果不是在等周边的其他的配套设施建好,其实挖堀工作在当年九月就会开始。之所以没有马上进行,却是等着配套的储油、炼油等辅助设施建设到位。(注:历史上玉门油开采过程,四号井出油时发生剧烈井喷,短时间内喷出超过七万吨石油,四处溢漫,甚至吞没了附近的农庄。)

  有过历史经验教训后,红军在开采前,自然是准备工作作足。直到今年二月一切准备工作完成时,才开始了大规模的钻井工程,拖到三月方才陆续出油。

  当黄克驾机飞到玉门附近时,在空中通过地面无线电的引导,遇上了一架“友机”――一架po2教练机,然后在其引导下,在当地的机场安全降落。

  上一次黄克来这儿送物资的时候,整个玉门地区一片荒凉,从空中俯看,只能瞧见极少数的一些村落平房建筑。

  半年后,故地重游,他看到以油田为中心,周围已垒起了数百座土坯建筑,油田地区周围甚至还建了专门的隔离围墙。虽然依旧很“破落荒凉”,但是却明显可以感觉到一个新兴城市正在诞生的前兆。

  比起半年前,这里多了数口正在出油的油井,在地上挖了一个巨大的储油池(早期采油时的常用手段),垒起了两座看直来十分落后的土炼油塔。除此之外,附近还建起了砖窑厂,一座小型炼铁厂,制硝厂,发电厂。新增的常驻外来人口,已超过万人。其中劳工和家属超过八千。此外还有两千多人的驻军,全称为玉门独立师。该师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装备却异常精良:拥有一座飞机场,飞机六架(全部是教练机),一个装甲车连(十二辆),以及八辆t27超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一支两百人规模的骑兵营。

  部队看似不多,一旦有战事发生,随时可以从这里工作的工人中抽调人员训练扩编成六千人的大师。事实上这里同时也是红军辐射西域,镇压得新疆军阀盛世才老老实实,不敢有二心的关键。

  黄克到来后,自然有相关人员接待他,把他引入专门的仓库里秘密放下带来的设备物资。接待黄克的人是他的老朋友刘长发,山西战役结束后,他就被调到玉门这儿,担任玉门根据地保卫局局长一职,表面上是正团级级别,实际上却是和中央上级直接对接。

  至于玉门军区这儿的负责人,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平定新疆的王胡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