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两银子的田赋,摊收一些丁钱;各省各地的摊法不同,少的仅摊一分、两分,多的摊到七八钱,普通是每两田赋摊丁银一钱。

  于是,田赋因垦田总数增加了很多,丁银的实收之数也就跟着田赋的实收之数而增加,大失康熙原意。

  《细说清朝》四六、佞幸成群

  康熙是清朝最好的皇帝,于老百姓有利的事,凡是他所能看到或听到的,都想竭力去做。做得不彻底,或是做而毫无实效,甚至适得其反,我们不能完全怪他,也不能完全不怪他。

  我们不能完全怪他,因为:(一)明朝以来,中国官场贪污鬼混的积习太深;(二)当皇帝的无法亲自料理全国各地的事,必须假手于大小官史,官吏把事情弄糟,决不是皇帝希望他们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不怪康熙,因为说到最后,坏官足谁任用的呢?

  康熙的为人,失于宽厚。宽厚本是美德,然而普通的人可以尽量宽厚,作一个忠厚长者;当皇帝的便不应该一味地宽厚,让该罚的不罚,该杀的不杀,弄得国家没有纪纲。

  最大的奸臣是明珠。明珠是叶赫部金台什的孙儿,牛录额真(佐领)尼雅哈的儿子,幼年在宫中当侍卫,与康熙颇为亲近(年龄比康熙大),其后升至内务府的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经筵讲官,调任兵部尚书。

  吴三桂自请撤藩,索额图主张慰留,明珠附和康熙本人的意见,主张下旨准撤,看吴三桂敢不敢反。从此,康熙对明珠特别喜欢,到了康熙十六年的时候,把他升任为武英殿大学士。

  这时候,索额图是保和殿大学士(受任于康熙九年)。索额图在打平吴三桂的战争之中,功勋甚高,是康熙事实上的参谋总长(当时没有这个官职),明珠排挤他,逼得他在康熙十九年八月因病辞职。康熙改任索额图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于康熙二十五年调他为“领侍卫内大臣”,于康熙二十八年派他负责与俄罗斯办外交,和俄使果鲁囫签订《尼布楚条约》。

  明珠在把索额圈挤出内阁以后,大权独揽,当武英殿大学士一直当到康熙二十七年,才被佥都御史郭琇弹劾下台。

  明珠的最得力的走狗姓余,叫做国柱。这余国柱籍隶湖广大冶,是顺治九年的进士,被明珠提拔,由兖州推官(相当于地方法院法官),历升左副都御史、江宁巡抚、户部尚书,一直到武英殿大学士,与明珠在一处办公。

  郭琇说,凡是各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等位置有了缺,余国柱和其他的明珠私人,便“展转征贿,必满欲而后止”。结果是,明珠的财产,堆积得像山一样。

  明珠不仪“卖缺”,而且钳制言官。所谓言官,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以下吏、户、兵、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