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 九月十五开业_系统,扶我当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我的经营思路,觉得还没有什么能改进的地方?”

  许佑汐喝了口茶,缓缓道:“目前是没听出来有问题,就是你联系过《乾报》帮你写文章了吗?”

  “噢,我差点就忘记了,我马上就去联系户部刘继业,李思,你还有其他事情吗?”

  “没了,等你去广东那边以前,告诉我一声,我找人陪你同行,顺便保证你的安全。”

  “没问题,那我先走了。”

  “好。”

  许佑汐见完了珮谣,又喝了几口茶后,才把门外的徐令喊进来。

  “你替朕跑一趟神工局,之前让哪些人负责研发‘显微镜’的,看看进度到哪里了,能不能开始批量开始生产。”

  “臣遵旨。”

  此时,包厢里又只剩下了许佑汐一个人了。

  她得好好想想,大乾还有什么紧急的事需要她办。

  九月十五。

  《乾报》第十七期,出了!

  茶楼说书先生正口若悬河:“今日发行的《乾报》,内容又是格外的精彩!”

  如今茶楼读报纸,还新添了‘时事分析’的栏目,厉害的说书先生完全可以把报纸不同时期记载的内容,相关联到一起说。

  许佑汐答应了珮谣要去参加下午的商铺开业,结果出宫出早了,便顺便到茶楼来凑个热闹。

  “上一期报纸,我们说到,女帝让内阁首辅鲍大人,兵部尚书孟之谦大人分别处理鹭洲和闻夏县出现的天灾。两地天灾处理的好坏,会直接算进两人年底的政绩考核之中。”

  “在《乾报》第六期中介绍过鲍首辅和孟大人,这两人都是在上京保卫战中立下了赫赫功劳的,其中还得属孟大人的功劳更胜一筹。也自从那次抵御瓦剌的战役之后,这两位大人在朝堂上基本就是平起平坐的关系了。”

  这说书先生有几分眼光,把朝堂局势分析的也挺到位的。

  许佑汐边听边在心中点评着。

  可惜就是算漏了还站在朝廷食物链顶端的杜致意。

  “也有人猜测,女帝之所以这么安排,是为了让这两位大人争斗一番,当然了,更多人普遍认为,女帝的意图就是简简单单的希望把朝堂肱骨派出去,解救受灾地区的百姓。”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咱们今天的《乾报》里就详细描述了,这两位大人究竟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去帮助灾区百姓的。”

  “首先,鹭洲则是走了平顺府的老路,很多地方都是照搬平顺府治灾的办法,水泥修路、以工代赈,挖下水道等等。因为受到《乾报》的宣传,现在很多城县的知府都已经开始组织人力开始了兴修各地的下水道了。”

  “其次闻夏县的治理,就完全是通过修路打开的,官府鼓励商人从此地经过……”

  “以上便是今日朝堂局势分析,现在,再给大家讲一件新奇事。”

  “神机营三大发明,将从今日起进行售卖,各个地区商铺会陆续从九月十五日未时以后开业,百姓可以找各地有红方巾商人的店铺购买。本次推出的三件发明分别是:万花筒——看遍花开花落;火柴——通过滑动就可以擦出火花的木棍;玻璃镜——世间万物清晰可见。”

  “我怎么都听不太懂啊,报纸上面有没有写究竟哪里可以买到,什么时间可以买,我得去看看。”

  “别急别急,我找找,有了有了,地址在上京城中街的9号店铺,门口挂了块红色小方巾的就是。”

  “报纸晚点还能听,神工局的东西晚了可就买不到了!”

  不知道谁突然站起喊了声。

  这话一出,短短几刻内,整个茶楼顿时人去楼空!

  说书先生看着手里的《乾报》,满脸犹豫地看了看正拿着报纸再读的掌柜问:“掌柜,我还念不念了?人都跑光了!”

  掌柜猛地拍桌:“走,咱们也去排队!”

  唯独坐在包厢里的许佑汐满脸无奈:“算了,我们也出发吧。”

  天佑元年,九月十五的未时,是近期难得一遇的黄辰吉日。

  晴空万里,鞭炮声在上京城最繁华的街道正中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舞龙舞狮地长龙在大街上表演着,人群中不断传来叫‘好’的声音。

  由于过来排队的百姓实在太多,许佑汐非常悲愤地发现,她竟然挤不进去了!!!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