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8章 这并不违反政策吧_沧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8章这并不违反政策吧

  听到高凡的问题,潘越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孩子果然是郑立农的人,他肯定是要准备帮自己去部里申请经费了。

  “30万到50万。”潘越回答道。

  “这个数字包含了你们技术处这些工程师的工资吗?”高凡问。

  “当然不包含。”潘越说,“我们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工资支出肯定不能算在内的。”

  “如果算上工资呢?”高凡坚持问道。

  “算上工资……”潘越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我们大概需要30个工程师,一年时间吧,工资算4万。还有做实验需要车间里协助,具体占用多少工时现在不好算,暂时也算4万吧。”

  “这样就是40万到60万的样子。”高凡替他做了一个汇总。

  此前潘越说的30万到50万,其实是算得比较粗的。技术研发不像生产那样有既定的方案,有些支出是没法计算得很精细的,只能凭着经验估算。潘越是搞技术出身,估算出来的数字倒也不会太离谱。

  “其实,部里如果能够拨20万,剩下的就好办了。”潘越说道。

  他没那么乐观,不觉得部里能够一下子拨付过来40万到60万。如果部里能够拨下来20万,省厅也就不好意思不拿出一些配套资金来。至于高凡刚才问起的工资支出,那就属于厂里的投入,是无所谓的。

  高凡没有接这个茬,而是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是,潘总工觉得,你们设计的5000吨装置,成本有多少?”

  “不超过800万。”潘越一点磕绊都没有,直接就回答了。

  “每吨产能1600元?”

  “差不多吧,其实还能再降一些。”

  “每套卖1200万,能不能卖得出去?”

  “如果有人买,肯定是可以的。”

  潘越这个回答,听起来有些怪,但高凡能够听得懂。潘越的意思是说,5000吨级的一套设备,卖1200万不算贵,折算成单位产能的报价,也就是每吨2400元,而进口设备是每吨1万元。

  所谓“如果有人买”,含义就很复杂了。能够花得起1200万的,肯定是国有单位。国有单位投资一套设备,不是光看价格就行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得很。这一点,潘越懂,高凡也懂。

  “我出50万,请水化设帮助设计一套5000吨级的聚酯设备。未来水化设用这个设计制造出来的聚酯设备,每套给我付50万的技术使用费,潘总工觉得如何?”高凡问道。

  “什么?”潘越一下子没明白过来,想了两秒钟,才惊愕地看着高凡,问道:“你出50万,伱哪来的50万?”

  “我哪来50万,潘总工不用管。潘总工只需要告诉我,这个条件行不行。”高凡乐呵呵地看着潘越说道。

  “这肯定不行。”潘越摇着头说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