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山居生活_大宋燎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此,徐宁与赵嬛嬛便在山谷里住了下来。

  赵邦杰安排了两名年轻的女眷住了进来陪伴赵嬛嬛,却并不知道她的身份。

  从第三日开始,便有三人轮流前来给赵嬛嬛教授拳脚、匕刺、枪法。

  河北各地自神宗开始,便有弓箭社这种专门的结社出现,入社者各置弓一张,箭三十只,刀一口,除了耕作,便是御贼备战,所以民间身手好的人比比皆是。

  河北各地,又以沧州为甚,武术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沧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战争发生于沧州一带,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所以习武之风炽烈远甚他地,加之沧州为水路旱道要冲,商贾往来不断,镖行兴盛,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的武风盛行。

  三位师傅居然全是来自沧州,两男一女,分授拳脚、枪法与匕刺之术。

  那女子姓刑名四娘,一把匕首在她手里,宛如成了她手的部分,灵活至极,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她居然还能双手使匕,而且是同时使出两种不同的手法来。

  而那个瘦小的汉子王平,身体内却仿佛藏着一头猛虎,拳脚生风,力能断木。

  教授枪法的汉子叫燕五,身材高大,精通各种枪法。

  《武经总要》记载:步、骑兵用的枪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太宁笔枪九种,称之为“枪九色”。这些枪以木为杆,上刃下撙。骑兵使用的枪首之侧面有倒钩,杆上有环,如双钩、单钩等枪;步兵使用的枪系直刃、无钩,如素木、鸦项等枪。锥枪是四棱刃,“锐不可斩'太宁笔枪,刃下数寸装一小铁盘,四周有刃,使敌人“不能捉搦”。

  徐宁跟着苦练之时,也曾委婉问起有没有那种能以内劲伤人的功夫,三人笑道,这样的功夫自然是有的,南北少林寺,武当与龙虎山应该都有练习内家拳的高手。

  徐宁听完之后直翻白眼,这几个地方,便是最近的河南少林寺也与此相距甚远。

  刑四娘见徐宁闷闷不乐,凑到徐宁手边,伸手指着西边,小声说道:“少林寺分南北,武当山也一样,那里便有一座古武当山。”

  原来此去三百余里的太行山深处,有一座古武当山,也是道教中人所称的北武当。

  传说真武大帝乃玉帝三太子,因犯天条,贬落人间,投胎于隋炀帝爱妃腹中,生而为太子,长大后因不满隋炀帝昏庸无道而离开皇宫,云游四方,因见古武当山清水秀,遂弃国来此结庐修行,四十二年后得道飞升,到湖北武当山布道,故称北方古武当山为兄,南方武当山为弟,有“北兄南弟”“北修南行”之说。

  如今古武当山上,有位清微道长,修行道教内家功夫多年,听说平日上下古武当山的两座直刺苍穹的山峰老爷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