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刘盈:我无敌了?_天命唯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兵训练场边缘的凉棚下,刘盈面前摆放着一柄模样很奇怪的长刀。

  雁翎刀。

  准确的说,是清代所制的雁翎军刀。

  这种军刀,可以说得上中国古代刀剑的集大成者了。

  刀尖略宽两面开刃,可以适用于步战和骑战的挥砍劈刺,再加上弯刃和弯柄,完美的构建了武器的重心。

  除了看上去有些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缺点了。

  嗯,之所以不仿制近代骑兵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骑兵面对的敌人,身上穿的不仅仅是一身单薄的军装,而且还披着一层厚实的战甲。

  这就要求骑兵手中的武器,必须要兼顾厚重,以及一定的破甲性。

  刘盈选用雁翎刀的原因,就是看中了这种兵器兼顾的劈砍和冲刺特性。

  其实只要战马还在奔跑,骑兵在攻击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做出挥砍的动作。

  在己方阵型很紧密的时候,大动作的攻击姿态,很有可能会误伤到自己人。

  马速足够的前提下,只需要刀尖轻轻扫过,敌人轻则重伤,重则当场毙命!

  而且在交战的时候,其实一个很大的忌讳,就是将手中的兵器完全插入敌人体内。

  刺杀的目的,绝对不是将对手刺个对穿。

  无论是长戟,还是后来的长矛等骑兵武器,都会在刃部下方,有一个横着的凸起,避免刺杀的时候过于深入。

  因为一旦武器卡在敌人的骨头里,哪怕对方毙命当场,但他的体重,也足够把己方骑兵从马背上拖拽下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骑兵剑,都是弯曲的。

  弯刃相较于直刃,刺或砍都不会陷入很深,手腕转动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兵器从对方身体抽出。

  尤其是很多向下弯曲的骑兵刀剑,其兵刃前部,就是用来方便瞄准站在地上的步兵。

  刘盈构建的排队冲锋的燕赵骑兵,更是如此。

  他们在作战的时候,因为骑术并不精湛,所以长戟长矛之类的长兵器是装备不了的。

  能装备的,除了护住躯干的胸甲,就只有一个头盔,以及一把雁翎军刀。

  而此刻,他们正在练习的动作,正是排成横队,冲向不远处的标靶。

  冲锋之时,雁翎刀向上斜举。

  攻击之时,手腕向外,切割或刺击目标。

  嗯,和很多影视作品中,骑兵持剑冲锋时,手腕向内不同,真正的骑兵攻击动作,手腕是需要朝向外侧的。

  试一下就知道了。

  手腕向内,支撑冲击力的是人体的手臂,也就是肱二头肌。

  而手腕向外,则就变成了背部肌肉在做支撑。

  很明显,相比于肱二头肌,背肌就要结实的多了。

  这些东西,放在古代,就是累世将门才能拥有的不传之秘。

  通过掌握这种小技巧,他们训练出的士兵,和许多瞎练出来的乌合之众,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在燕赵骑兵的反复冲锋联系中,坐在刘盈身侧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