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章 未雨绸缪_天命唯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的是,这里面绝对不会有什么歌功颂德之词。

  所以司马迁就只能是藏于南山,传于后世了。

  但架不住他有个名叫杨敞的好女婿,此人谨小慎微,因此得到霍光赏识,当上了宰相。

  上面说的杨恽,正是杨敞之子。

  杨恽很喜欢看外公写的《史记》,于是在《我的丞相父亲》的帮助下,他将《史记》拿出来献给了朝廷。

  《史记》这个史家之绝唱,才因此得以流传。

  但这本是一件好事,没奈何杨恽这个人,子不类父,是个比太史公还要头铁的狠人。

  他将间冰期降临的自然灾害,说成了是汉皇失德。

  于是整天别的不干,就是议论朝廷,诽谤皇帝,大汉药丸……

  所以汉宣帝忍无可忍,直接把他腰斩了。

  所以,这就是说他是个狠人的点。

  阴阳怪气刘邦算什么?割蛋蛋有什么了不起的?

  要骂,就骂整个朝廷,从天子到百官,一个都别想跑!

  要切,就直接从腰上切!

  只是杀了杨恽一个,对于民间形成的共识来讲,于事无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间冰期,并不会因为死了一个人而就此终结。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王莽代汉。

  但还是上面那句,老天爷,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因此,需要未雨绸缪。

  刘盈提前百年开始布局,迁关中人口入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打通和南越国的联系,想办法获得那个大名鼎鼎的占城稻。

  所谓占城稻,是生长在中南半岛上的一个稻种。

  因为当地人耕种技术过于拉跨,水稻无奈之下,只能自强不息,于是自我进化出了早莳、早熟、耐旱等特点。

  尤其是耐旱,当间冰期到来之时,干旱也会降临,耐旱这一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是现如今需要循序渐进,先让蜀中平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粮仓,打赢楚汉战争再说。

  所以从关中迁移的人口,大部分都去了成都、郫县。

  毕竟,那里才是都江堰的主要覆盖面积,水利发达,农业自然兴盛。

  而随着移民的迁入,地广人稀的局面,也可以快速得到改善。

  至于富顺县,这里其实就是后世被称为自贡的地方。

  井盐,是刘盈心心念念的一种重要资源。

  他不放纪信去汉军中效力,而是到这里当这个富顺令的目的,主要就是因为这个。

  但另一个嘛?

  则是在原有的历史上,纪信因为外形的原因,被项羽活活烧死……

  所以,二逼就是二逼!

  双方没有深仇大恨之下,真要杀了对方,一刀砍头就是,何必虐杀?

  油饼!

  此刻,当纪信策马从只有一道及胸高,充作城墙的土垣中走出时,见到的是一间间拔地而起的木制小屋。

  在蜀郡郡守的林挚的配合下,从郫县成都调集了大批的木工,前来帮助这里的上万户秦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