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0 章 初见昆明县教谕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会来这县学捣乱?”

  杨云滇心里有些奇怪,不过也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和他没啥关系,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些人就是专门为他而来的。

  “是呀,这县学文庙重地,岂是这些烟花女子可以来的?”

  两个书童也是惊诧莫名,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管他呢,公子还是赶快进去吧。”

  书童又是说了一句,然后就帮着杨云滇拿他的提篮,里面有笔墨纸砚和相关的书籍,这是他学习的必备之物。

  今天的杨云滇穿的很正式,没办法,第一天上学不得不重视几分,生怕给其他师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话说这大明朝的生员可是有专门的服饰的,按照大明律,生员可以头戴方巾,身穿杂色道袍,外披皂缘氅。

  生员的衣服可是襴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

  头上带着软巾,垂带,带还是皂绦,也就是黑色的,看起来很是精神。

  不过这些都没有什么奇特的,毕竟这里是县学,里面的人大都是生员,还有一些童生,装束都差不离。

  这进入县学的路上也遇到一些儒生,虽然大家都不认识,可都还是微笑着点头示意,有客气的还会作揖行礼。

  杨云滇也不敢大意,都是一一一认真行礼问好。

  此时杨云滇穿着直裰,这是种生员才会穿戴的冠服,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意穿戴的。

  大明朝在建国之初,开国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就规定了不同的人穿不同的衣服,非常的严格。

  天子、亲王、大臣、仕子(取得功名读书人)、普通老百姓、贱籍人员的衣服样式,衣服颜色,衣服长度,衣服用料全都做了规定。

  甚至严苛到连袖长、开衩的高度,都规定得一清二楚,衣服上绣的图案也做了明确规定。

  除皇族外,老百姓不能穿绫罗绸缎,衣服上不能绣大鹏、狮子和云朵等图案,不许使用黑紫绿黄等颜色。

  每个阶层佩戴的首饰也完全不同,老百姓无论多有钱,首饰上都不能出现黄金、白玉、珍珠、翠玉等珍稀物品,只能用银制物品。

  朱元璋还亲自发明一种束发用的头巾,这是一种网状的,四四方方的东西,还取了个很吉祥的名字,叫“四方平定巾”。

  杨云滇现在戴的头巾也是这一种,这也是生员才能拥有的一种特权,普通的老百姓是不允许佩戴的。

  大明初期等级森严,各个阶层人士的冠服制度也较为严谨,现在虽然已经放宽了很多,可是大体上还在遵循着原有的礼制。

  像杨云滇这样取得生员功名的读书人,通常都是穿戴直裰,这种衣服看起来就像是个直筒的袍子,

  因为大部分人穿的都是蓝色的,因此也常常被人称为蓝袍,所谓的蓝袍书生说的就是取得生员资格的读书人了。

  这种衣服穿起来很宽松,衣袖宽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