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真人3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书桌,几条凳子和几个装满书籍的箱子。

  唯一的装饰,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岳飞写的四个大字的拓片――“还我河山”。

  早年陈独秀家里是非常殷实的。

  陈独秀是安徽安庆人,出生在一个大家族,家里很有钱,尤其是他二叔。但他二叔当时没有后嗣,所以打算将来把资产都留给陈独秀。当时家里曾经派了两个伙计到北京来找在北大当文科学长的陈独秀,就是告诉陈独秀,他二叔的这笔资产将来要留给他。

  今天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谁来找我们说有笔资产要过继给我们,我们肯定大喜过望,这是相当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陈独秀听了后很不高兴,陈独秀说,你们回去吧,我跟他没什么关系。当时的陈独秀就是一门心思要革命。

  这两个伙计看陈独秀是这个样子还不甘心,他们说:少东家你先别发火,东家在北京还有几处铺面,你是不是先到北京几处铺面看看再说。陈独秀听后勃然大怒,说,你们给我滚,我要消灭私有制。

  我觉得我们今天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他这样。

  当时的这批人完全就是义无反顾地追求心中的理想。

  这是我们当时共产党一批人的骨气。

  我们今天这个局面是他们开创的,他们这批人真是为了心中的主义和心中的理想,义无反顾地追求。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盖棺论定”。一个人死了,装进棺材钉住,他的历史便完结了。既不会爬出来为将来增添什么,也不可能把过去再减少一点,可以对其一生功过是非作评定了。

  这也是理想。

  凡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往往在“盖棺”很久之后,人们仍在对他争论不休。陈独秀就是这样的人。他最先鼓吹革命,后来又走上另一条道路。中国的大革命为什么失败,他犯了什么错误,负有怎样的责任,中国社会究竟是怎样的性质,中国革命究竟是怎样的性质,中国革命到底应该怎样革……他以不惑的气概迎接这个世界,又带着一个又一个不解之思索,离开了这个世界。

  陈独秀生前说:“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意说不错又不对的话。”

  “文化大革命”中,因墓碑早毁,四周杂草丛生莫辨,陈独秀免受了如瞿秋白墓地那样掘骨扬灰之灾。1979年开始重新评价陈独秀,中共中央批准安庆市政府拨款重修陈独秀墓地。

  简朴的碑石正面只有五个大字:陈独秀之墓。

  这位中国一代青年学子的思想启蒙者、向旧营垒冲锋陷阵的英勇斗士,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滔滔江流,最终回归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张爱萍的儿子张胜写了一本叫《两代军人的对话》的书。其中张胜用一句话概括他父亲张爱萍,我看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