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5章 我的地盘_明末:我是闯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着张成夫妇与一众女子看守镇虏墩,李大眼几人,骑马外出。

  刘宗敏与刘元芳二人马上,各自放了两块石碑,石碑用红漆写字:“冠虏堡”。

  越过南北方向的红水河,一行人骑马来到胡杨林带,越过胡杨林带,前面就是碱滩草地。

  李大眼吩咐刘元芳,将一块界碑插在那口泉眼西侧,泉眼叫鸳鸯泉,不知鸳鸯寨堡得名,是不是因他之故。

  界碑插下,由此向东,大半个碱滩草地,包括甘甜的鸳鸯泉,都归冠虏堡所有。

  没人有意见,再西边就是侄儿李过的接番墩,叔侄二人,连成一线,再西边,就是嘉峪关所城治下,西南方向,则是苑监马场。

  南面,众人来到艾家庄,李大眼是艾家庄人,当然知道边界所在,直接让再插一个界碑在此。

  东面,是鸳鸯寨堡五个烟墩之一,唤作‘东古城墩’的烟墩,这里土地肥沃,没有西边的沙石夹杂其中。

  李大眼几人很是可惜,看着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地,由于没人耕种,长满了野草。

  几人下马,步行来到最东,几乎紧挨着东古城墩墩墙,才插下界碑,没人在意东古城墩甲长发现后的态度。

  李大眼奉命军屯,乃是红水乡堡第一要务,从上到下,各给方便,小小东古城墩甲长,有意见憋着。

  只剩下北面,几人路上商量过,哪里有大片古城林场,是附近几个墩堡木料使用之地,李大眼觉得,这个林场与他有缘。

  因为众人发迹之地,正是这里,于是众人一致认为,这个古城林场,应该划到冠虏堡辖下。

  其实,李大眼心中已经有未来规划,在规划中,古城林场与西边的碱滩草地,占了很重要的一环。

  碱滩草地可以放牧羊群,未来给军屯居民,士兵提供肉食,也给套养鸡鸭鹅等。

  古城林场,枯枝败叶可以取暖所用,长成的林木,用作以后军屯建筑的木料。

  在规划中,南面,沿红水河两岸,用水车引水,再开凿横渠,灌溉使用,可得万余亩良田。

  东面本就湿润,只需清理掉野草小树,就能重获上田,估算一下,也能得良田近两万亩。

  两下相加,足足几万亩屯田,按照这时候的产出,每亩都以中田计,可产粟米一石多。

  三万亩屯田,一季收货粟米三万五千石,再加上其他杂粮产出,可有五万石产出。

  明朝一石,约为后世一百二十斤,五万石粮食,去除税赋,配合肉食,蔬菜,李大眼估算一下,可养壮男五千,妇孺老者二万。

  如此人口户丁,可赶上大半个红水乡堡了,李大眼想到此处,顿时心潮澎湃。

  身逢乱世,土地,粮食,人口,就是安身立命的三大要素。

  众人一路向北,战马扬起尘沙,今日天气晴朗,不再寒冷,策马急行,苍茫之下,很是让人心胸壮阔。

  路上,众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