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0章 徐光启高徒,土豆,玉米,番薯_明末:我是闯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哈,哈哈!——”

  “康健,你提出的甜菜种植意见,用来治理碱滩,半沙地之法,很是有用!——”

  康健得到李乾的确定,心道主公是怎么确定忝菜能治理碱滩,半沙地之法有用的?

  这种方法,自己与老师,乃是在实验所得,而没有具体实地到甘肃验证过。

  自己从北平不远万里来到甘肃肃州,就死为了能够验证忝菜治理碱滩,半沙地之法。

  只不过,先期到了肃州路城,虽然成了劝农人,却不受上官重视,自己正要想着是否请求老师书信一封,给自己点点来路,使肃州路城上官看重自己。

  却不料,老师书信还未到,自己就被送到了冠虏乡堡。

  还好,经过自己观察,这个防守官李大人,对农事农政十分的看重。

  当然,经过表现,大人对自己也算是看重。

  只不过,偶尔会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奇变偶不变,你我天天见’?

  咦,大人竟有如此嗜好!

  康健见到李乾喜不自禁的样子,倍感受到重视,犹豫一下,又说道:“主公,其实忝菜治理碱滩,半沙地之法,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最多只有一半的效果。”

  李乾挥挥手,止住众人的喧杂讨论:“康健,有话不妨直说?”

  “如果能以忝菜种植第一二茬,土豆,番薯种植第三四茬,玉米种植第五茬。”

  “那么,属下可以保证,碱滩,半沙地哪怕不休耕,就能立刻变为下田,甚至中田。”

  “还有,全沙地开凿深井,亦可照此法,先以胡杨木阻断黄沙,然后轮种此四类作物,将之变成半沙地,碱滩,直至下田,中田。”

  “到时,只需三四年时光,冠虏乡堡所属二十五万亩沙地,可全部尽归耕田!——”

  嘶!——

  李乾倒吸一口凉气,大笑已不足以表示心中振奋。

  也是,玉米,番薯,两种高产,耐寒耐寒作物,在明朝中后期传入沿海,而土豆,则在万历末年传入中国。

  有如此宝物,只在东南沿海种植,岂不暴殄天物。

  大明这个时代的人,还未真正发现,玉米,番薯,土豆的魅力!

  这是足以与麦,稻,粟一样,可以作为主粮的农作物,且需求生长环境,远远低于麦,稻,粟三种。

  如果将之推广开来,大明西北,纵然干旱连年,也不至于灾民遍地,流民失所。

  大明是多么的得天眷顾,才能得到这几种高产农作物。

  如果,大明农事上掌握了玉米,番薯,土豆,甜菜,麦,稻,粟,军事上掌握了火炮,火器,再加上繁杂且强盛的工业。

  李乾不知道,到底是何等的敌人,才能将这个帝国拉下马?

  清妖?呵呵,它们不配!

  宋献策彻底的敬服,替康健背书:“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已经记述了北平地区,将此物称之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