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1章 正与歪点子_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锁、超市、折扣店],主要满足新中产标准式包装、一站式购物的消费心理。

  我再说第二消费时代,1971年到1991年。

  在1980年之前,由于两次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整个日本经济异常低迷。

  与此同时,日本在第一消费时代经历了一个粗犷扩张时期后,很多企业意识到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低成本、低消耗与高效率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开始转向精细运营,比如柔性制造、工程管理,一些极具性价比的业态慢慢兴起。

  1980年之后……”

  北村纯子略作停顿后,心情略低落的说道:“目前来看,这一时期是日本的经济泡沫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把它们当成一种标志。

  比如,奢侈品狂欢、眼看着就要产生的房地产泡沫,如今银座周边的地价可以买下美国整个德州,还有这个时期的日本已经出现了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的端倪。

  在第一消费时代,同质化消费的现象非常严重,消费者热衷于购买能改善生活水平的昂贵产品,映照到华囯,那里的消费者也热衷于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甚至,华囯人结婚的四大件也从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变成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

  但到了第二消费时代,出现了一些阶层分化,消费主题是从量变到质变,整个日本的大市场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用户画像——

  市场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用户画像:

  一,注重标签的差异化,于是潮牌文化从美国传播过来;

  二,注重个人喜好而不是别人的目光,消费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为了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消费;

  [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创费’,用人话说,凡是为了装逼而产生的消费就叫创费

  三,开始关注高性价比,堂吉诃德刚成立三年时间,销售额年年爆炸式增长,就是因为它的突出特点——深夜营业、压缩陈列、大量POP(卖点广告)、低价产品;

  四、注重精神与文化消费,文化和产业开始互相渗透,众多的文化研究所一个个诞生;

  同时零售业也随着变化,大型综合超市依然是市场主力,但品类杀手(营业面积较大,但商品品类经营较少的连锁专卖店,比如京西易购这种)开始崛起,尤其是在服装、家居、家电这些品类选择深度和性价比上,比大型综合超市更有优势。

  另外就是,极致低价和极致性价比业态,如百元店和SPA业态开始出现,1985年后,便利店业态强势崛起,因为当时已经出现差异化消费的主题,便利店主打高频刚需,动销特别快。”

  “从日本女性的购物心理来说,通常情况下,日本女性消费者在逛街之前往往并没有什么具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