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完结一_红楼之贾琰的成长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栅远县最近出了不少新鲜事。

  比如说,最贫穷的栅远县竟然又新开了一家学馆,名字叫石水学馆。更让人惊奇的是,坐馆的是一位女夫子。

  女夫子的规矩还很多,只给十岁以下的孩童授课。超过十岁以上的,可以来学馆看书借书,但授课免谈。

  起初没人当回事,也没人去。但渐渐地,有那贫穷地去不了县馆的孩童,好奇去了一次,就爱上了在那里读书。

  据说石水学馆的藏书很多很多,许多都是珍藏的孤本。而且女夫子虽无功名,但学识丰富,是为人间难得一见的才女,更加重要的是,学馆内的书费学费比县馆里要便宜一半。

  半年过去,石水学馆竟也聚集了七八十个学子,大部分都是孩童,但也有几个年岁较大,有功名但家贫之人,当然,后者都是冲着学馆里的藏书去的,平日只在学馆读书,并不在那里听课。

  石水馆主也不在意,只要不损坏书籍即可。

  这幅随意淡然的态度,视钱财于身外之物的做派,竟让石水馆主有了高洁隐士的名声。加之馆主是女子,更让人添一丝敬佩。

  也有那看不忿的,从三从四德、女妇女德那方面大加抨击,不料却遭到更多激进派学子的蔑视:“还再拿程朱理学那套说教,简直是迂阔不堪!”

  一学子拉住同伴,好奇道:“介之,你为何为那石水馆主说话?莫不是,”他挤挤眼,很有几分遐思下流之意,有石水学馆的学童说,那馆主长得像天上的仙女,貌胜柳卿。

  叫介之的学子一脸正义:“我只是看不惯那群老迂腐,看了人家的书,受了人家的恩,还要诋毁人家。”

  “再者,”介之看四下无人,悄悄告诉同伴道,“据说咱们知州大人的表字即为‘石水’。”

  另一个学子当即恍然大悟,亦是一脸愤慨:“石水馆主授人以学,实乃大善行,更何况她身为女子,本就不易,此等善行,应该更加被人赞扬才对。”

  吵吵嚷嚷,很是热闹了一阵,污秽烦扰之事自然有,但江南毕竟是尊礼之地,石水馆主开馆授学,便为人师,即为人师,便受人尊敬。

  加之她从开馆以来,兢兢业业一心授学,从不露面沽名逐利,也不找噱头哗众取宠,而且不管是寒门之士,还是年老之人,甚至有疾之人在这里都能得到平等对待,真正做到了孔圣人说的“有教无类”。

  渐渐地,石水学馆的名声好了起来,不少人都把这里当做读书的清静之地,提到石水馆主时,亦尊称为“石水夫人。”

  名声从来就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便是另一种保护。别有用心者,终被世人不齿与唾弃。

  只是好多人虽在这里读过书,受过她的恩惠,却没能得到她的亲自授课,见她一面,实乃一件人生憾事。

  乌衣巷口微雨斜。

  一位青衣绾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