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厮高俅,治国本质_大宋猛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想起来以前看过有人评论《水浒传》的一些杂文,高俅还真是苏轼身边的小厮出身,不仅读书不错,甚至还学了一手吹拉弹唱的技艺。

  这手吹管、拉弦、弹琴、唱曲的技艺,大概也是平时里伺候苏轼所用,高俅也深受苏轼喜欢,不然高俅后来也不可能脱离了小厮的身份,正儿八经得了官身。

  看来这高俅也是真倒霉,小厮出身,苏轼亲自带大的,在苏轼身边耳濡目染学了的诗文,努力混成了大宋朝顶级的官员,多么励志的故事,多么励志的人物。却被一本《水浒传》黑得不成样子。

  小高俅不得片刻匆匆而回,恭恭敬敬给苏轼奉茶,又老老实实站在苏轼身边等候吩咐。

  甘奇莫名有些可怜这个被黑得不成样子的历史人物,不免又多看了高俅几眼。

  苏轼见得甘奇连连去看高俅,笑道:“道坚兄若是喜欢,我便把他送给你如何?”

  “罢了,子瞻兄自己留着吧。”甘奇倒也不想破坏了高俅的人生轨迹,却见甘奇起身,说道:“我上台去了,二位多多听我之言。”

  说完甘奇便出得后场之门,从台阶而上,满场议论之声早已止住,皆是起身作揖的身形,所有人的目光里都带着一种求知若渴的真诚。

  “不必多礼了,今日开讲,也是被你们烦得无可奈何,但也是被你们诚心所感,要说与人为师,我甘道坚举人资格都未有,却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先生过谦,先生过谦了……”

  甘奇压压手,又道:“不必奉承,读书考试为做官,没有功名,便算不得把书读好了。闲言少叙,今日我要讲的就是当官治国之本质,诸位细细听,细细想,与诸位有大益。”

  甘奇要说的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也太过托大,一开口就是“治国本质”,把满场众人听得是目瞪口呆。

  后场的苏轼苏辙两人也是对视一眼,惊讶非常。

  苏辙有些疑惑问道:“兄长,道坚兄这题目,实在是……就是当朝宰相,也不敢轻易谈这般题目啊,治国本质,实在骇人。”

  苏轼也说:“是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教导治国之道,也不是一时半刻能说得清楚的,道坚又岂能在这讲堂之上论清?”

  苏辙是担忧甘奇说不好,但是苏辙却是担心甘奇说不清楚。这种话题,还有一个麻烦,那就是容易引起争论,治国理政之道,本就是这样,你说这样好,我觉得那样好,那就得争起来了。

  却听头前甘奇又道:“如今策论,历次科考,多以实实在在的治国理政之道为考题,此般考题,苦读经史典籍虽然有用,但也不是光读这些就能考好的。所以我才要与诸位谈一谈这治国的本质,诸位也不用想太多,今日说的不是治国理政之道,道者,终究是手段。今日说的是本质,本质看清晰了,手段才能用在点子上。”

  此时的苏家兄弟,已然起身走到门口,看着讲台上的甘奇,似乎真被甘奇几语给吸引了,更想知道甘奇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满场众人,却还有点云里雾里,治国理政之道,从古至今,各种学派,各种说法,各种理论,各种历史史实,几乎都极为详尽了,甘奇却还要说其中本质?

  这要是没说好,那就是贻笑大方,必然满堂争论而起,甘奇这被人捧得高高的先生身份,怕就成了臭狗屎。

  如果,甘奇要是说得众人醍醐灌顶,心服口服,那甘奇今日,几乎就是传道解惑之圣人了。

  满场众人,包括苏轼与苏辙,不仅有期待,其实还在担心甘奇会不会才刚刚爬上一个小小的“神坛”,立马就跌落下来,成了贻笑大方。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