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送葬_灼华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亭内凉风习习,风送荷香,吹动四壁白纱逶迤如水。若不是陶婉如乍然离世,到也是岁月静好的安闲日子。

  娟娘瞅着陶灼华神情尚算愉悦,轻轻啜饮了一口茶水,温言提醒道:“小姐,夫人的骨灰还寄在家庙里。她如今的身份,不能葬入陶家祖坟,不知您有什么打算?再不然咱们替夫人选一处山青水秀的好地段,您瞧是否可行?”

  “这个我已然仔细想过,正与娟姨的想法不谋而合”,陶灼华搁了银勺,目光悠悠远远地掠过湖面,垂眸说道:“母亲这一生,最喜欢两个地方,咱们便在这两处送她最后一程吧。”

  陶婉如幼时养在深闺,及至嫁人也是本府,她这一辈子未曾踏出青州府的地界。娟娘晓得旧主子有两处最爱,一是青州府西的云门山,那一年踏青,她在山下百亩梨园烂漫时节与苏世贤偶遇,从此万劫不复。

  再一处便是西门里洋溪湖畔,那一处芳草菲菲的世外桃源。

  范公亭畔一溪曲水绕湖,名为洋溪。一侧是为纪念范文正公立的碑林,另一侧便是易安居士李清照的故居。陶婉如既喜爱范文正公诗词的大气,又欣赏李易安小令的婉约,时常在这两处盘桓。

  她被陶超然接回陶府之后,终日郁郁寡欢,陶超然特意离着洋溪湖畔不远处修了座木屋,供妹妹偶尔来这里小住。

  痴心女子负心男,两处地方都令陶婉如既爱且恨,终生无法忘怀。

  娟娘听着陶灼华的打算,默默垂首无言。她在心底暗自祈祷苍天有眼,令旧主人来生幸福顺遂,莫要再遇到始乱终弃之人。

  日子快如流水,转眼便是陶婉如的五七。

  因是家主不在,陶家门扉半掩,一直闭门谢客。因是中元节临近,陶灼华特意命管家请了几位和尚来府中做了场法事,超度母亲早登极乐。又亲自沐浴斋戒,为母亲抄写了几卷《地藏经》,虔诚地焚在佛前。

  前世不怎么相信因果报应,对佛菩萨也没有太多的敬畏。反是隐居洋溪湖畔的四十年参透生死,陶灼华才晓得冥冥之间一切皆有定数。

  眼见得陶婉如后事处理得宜,陶灼华便带着娟娘与茯苓,在陶府里管家的陪同下,一同去安置母亲的骨灰。

  不大的蓝花瓷坛捧在陶灼华手中,却好似重逾千斤。

  打从记事起,陶灼华瞧得最多的便是母亲的眼泪。无论是春日迟迟,还是秋夜渐凉,陶灼华从梦中醒来,时常可以发现母亲孤灯独坐,珠泪满面。

  陶灼华不敢出声惊动母亲,同样心酸的眼泪往往顺着脸颊滑落,一点一点漉湿青绿色的蕙草长枕。对母亲有多心痛,就对那个住在京城的男人有多痛恨。

  昔年随他入京,陶灼华亦曾想过要替母亲讨回公道,奈何以她蝼蚁之力终归无法撼动长公主这棵大树,最后有着陶家人被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