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七章 长沙城防_抗日猛虎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第一道阵地,北面设在捞刀河南岸。捞刀河虽不是大河,冬季的水也很浅,只有一米多深,但必竟有近二十米宽,并且两边都有堤岸,修建起防御阵地来事半功倍。唐亦宽让城里的铁匠打造了大量的三角钉,把它们撒在了河里,三角钉混在河床的泥沙石头中,很难发现,一踩上去就会受伤。

  第二道阵地是在城墙和捞刀河之间的浏阳河西端,这里本来有三十七军的一个团在防守,但它离长沙城城墙太近了,唐亦宽便把这一段接收了过来。三十七军的这个团被加强到了别的地方。第三道阵地就是城墙外的集镇和商铺了,听说日本人打过来了,城外的集镇和商铺的人纷纺离开,不是躲进了长沙城,就是渡过湘江,躲到了湘江以西。空下来的集镇和商铺,唐亦石改造了一下,正好修成一道立体防御阵地。

  东面浏阳河离城墙有十余公里,河西岸又有三十七军主力在布防,因此唐亦石只在三十七军背后五公里处,利用几个连续的几十米高的山包修建了一道防御阵地。在这道防御阵地上唐亦石放置了三十六门75口径野战炮,以它八公里多的射程,可以有力的支持三十七军的防守。

  城外最后一道防御阵地,仍然是以城墙下的那些空下来的集镇与商铺为基础,改建而成,这样就长沙城的北面一直到东南角形成了二道完整的环型阵地。城南面是由二一一师独立防御的,长沙城的城南有一系列的高地,虽然都不算高,但利用好了也是可以发挥其优势的。

  二一一师的第一道阵地是以离城十五公里的跳马镇为中心主阵地,然后向两边沿伸,西边延伸到湘江边,东边沿伸到浏阳河。这道阵地全长达到了二十多公里,唐龙仔一口气放了二个团上去,但仍然兵力单薄。后来,五十三军的九十二师担去了三分之一的阵地,这才让这道防线厚实起来。

  第二道主阵地是以铜井镇为主阵地,然后向二边沿伸,这道阵地的后方二公里处,有军械所高地,这个不足一百米的高地顶部本来就有因军械所而修建的防御设施,现在军械所撤走了,防御设施留了下来,唐龙仔把它们修整了一下,把四六三旅旅部设在了这里,同时还在这里放置了全师另一半的火炮。

  没了师属的自行榴弹炮团,唐龙仔只能把各团的75口径野战炮集中起来,分别放在妙高峰和军械所二处高地。王海涛还是担心他这个小舅子的安危,秘密把警卫旅派了一个营到二一一师师部,并且把警卫旅的大杀器,十五门暴风雪火箭炮也秘密布置在了妙高峰上。

  城防计划是完善的,可是要完美的把它修建起来却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做到的,为了加快修建速度,王海涛自己掏腰包在长沙城里雇用了大量民工参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