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八章 面临问题_抗日猛虎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忠武处长、唐仁信副军长请过来。”警卫答应一声出去了。

  没过一会,唐仁礼、赵忠武、唐仁信三人先后来到了王海涛的办公室,大家寒喧了一阵后,王海涛干始说正事。首先王海涛就点了唐仁礼的名。王海涛对唐仁礼说道:“唐处长,这次我九十军远征缅甸,全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的很好,唐处长指挥有方,功不可没。有唐处长这样一位大管家在,我率兵加仗也能心安。”

  唐仁礼嘴上谦虚,可心里还是特高兴的。王海涛不轻易夸奖人,但开口夸奖人了,就说明此人的工作的确是让他满意了。有了王海涛的肯定,唐仁礼觉得这几个月来处心积虑为后勤供应而操的心,都值了!

  表扬过唐仁礼后,王海涛接着就开始询问起龙州现在各方面的情况,王海涛离开龙州时,就安排唐仁礼负责起龙州的军政之事,而赵忠武则是只负责新兵整训之事,所以现在王海涛自然会向唐仁礼这个里外一把手来询问情况。

  唐仁礼对龙州的现状极为熟悉,听王海涛问起,如数家珍般一一对王海涛道来。现在的龙州己是不下于崇左市这个地区级城市的存在了。龙州县的人口已经突破五十万大关,这里面有三分之一是军属,是随着参军的亲人迁到龙州县来的。这也是因为龙州县有着对军属极为优厚的待遇和政策,还有军人丰厚的军饷。

  龙州现在工厂还是以兵工厂和制药厂二个大厂为主,此外一些围绕着部队供应产生的被服厂,日用品厂都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建了起来。必竟龙州县一县之地就有六、七万部队在。这些私人工厂只要产品质量合格了,部队上就会拿出真金白银来购买产品,决无赊欠之说。也就是王海涛财大气粗,才会这样,以九十军之力带动了数十家小型工厂的生存。

  这些工厂的存在,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的工作问题,龙州这里粮田很少,这么多人一下迁移过来,想分到田地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只有去工厂上班才是出路。九十军官兵的军饷在国內的部队中是最高的,而且从不克扣,还有各种补助和奖励。十有八九的官兵都会把饷钱送回家,这样一来,龙州的百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富裕的。

  百姓手中有钱了,自然要消费,这就带动了龙州商业的大发展,全国各地的商品都向龙州涌来,连上海、广州这些日占区也有商家组织货物前来龙州销售。部队现在规模不断的在扩大,扩军的重要支出军火这笔费用,因为龙州兵工厂的存在而节省了不少,别的费用因为有军火生意和青霉素的销售,而基本保持了平衡,此外唐仁礼那里还有王海涛交给他的大量大洋在,唐仁礼基本上不会为缺钱而发愁。

  现在龙州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一是兵工厂原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