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 秘书圈_官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只有罗旭和陈观两个人。

  服务员询问是否点菜,罗旭把菜谱递给了陈观,说是陈观是客人,就由陈观点菜,想吃什么点什么。

  陈观见罗旭这么真诚,还真的拿过菜谱点开了,小葱拌豆腐、黄瓜蘸酱、十香菜拌桃仁、西芹百合,一个个菜名被他说了出来。

  罗旭一听,知道陈观是什么便宜点什么,就拿过了菜谱,不让陈观点了,说陈观这不是点菜,是替他省钱呢!

  罗旭自己点了六个凉菜、六个热菜,其中最贵的菜是大龙虾,服务员介绍说是从海南那边空运过来的。

  凉菜很快上齐了,但是客人们都还没到,服务员催了几次,罗旭都说是再等等,伙计们都太忙,得多等一会儿。

  一直到晚上9点半,陈观都觉得今晚可能放羊了,客人才到了。人不多,总共才六个,加上罗旭和陈观,共八个人。

  罗旭对第一个走进包间的三十多岁、带着眼睛、穿着一件圆领白衬衣、黑裤子的男子说到:“张处,怎么回事儿?我想着请不动你了呢!”

  张处笑着说:“哪能呢?你罗处相召,我干不来么?只不过今天有点倒霉,加班了,处理完我就赶紧跑来了。”

  罗旭和客人寒暄的时候,陈观赶紧端茶倒水,请客人们入座。

  时间太晚了,客人们也都饿了,稍事寒暄后,就开始吃饭了。

  酒是茅台酒,烟是中华烟,这桌饭虽然菜不多,但很高档。

  罗旭是主人,总要说几句开场白的。

  罗旭站起来,先向大家介绍了陈观,说陈观是他的一个朋友,现任中原省水泉市明水县周里乡党委书记兼县公安局副局长,专门到京城来看他。因此,晚上请各位一起小酌,借着陈观来看他的机会,伙计们也打打牙祭。

  打牙祭是延安时期的说法,是改善生活的意思。罗旭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说出来,倒也很亲切。因为罗旭是中央机关的领导秘书,他的客人看穿着打扮,应该也都是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打牙祭”一词儿很可能是一些老领导、老首长们的习惯用语,罗旭张口即出,说的是那么自然,说明“打牙祭”这个延安时期的用语此时在国家机关里依然流行。

  罗旭本来想介绍陈观在火车上救李主任的事情的,但是在车上被陈观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陈观不愿意张扬。

  介绍完陈观,罗旭接着就向陈观介绍六个客人:张处叫张润,其他五人分别是黄明、崔元义、陈思远、祝侗、王文成。

  奇怪的是,罗旭再向陈观介绍的时候,都只介绍了姓名和职务,没有介绍是哪个单位的。看来,罗旭心里觉得陈观以后很难有机会和这些人打交道,没必要介绍所在单位。

  六个客人全都是处级干部。

  几个人中,除了罗旭年龄大点、四十来岁外,其他六人都是三十多岁。

  罗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