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1章 殖民帝国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以朝廷的名义赠送给深山中的高山族人粮食等物资,还在山下建造了数座学堂免费供汉人和其他族的少年识字。

  一开始高山族人仍旧特别排斥汉人,但有刘鸿渐的严令,郑森一直约束汉人不得进入深山伐木,两族的关系如今已经十分和谐。

  甚至于不少高山族人为了改善族人的条件应征入了南洋水师以及台弯驻防军队中,一个合格的大明士兵的月饷,足以让本就依靠打猎为生的一家人过得很好。

  刘鸿渐对于民族融合算是深有感触,汉人也有贪得无厌者,但汉人总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保持尊重,只要不涉及战争和压迫,汉人几乎不会歧视任何的种族。

  融合一个民族从试探到接触,而后从语言上、文化上统一,再然后通过战争将两个甚至多个民族牢牢的绑在一架战车之上,若干年后谁又敢说自己不是大明人呢?

  “卑职得令!”郑森拱手行礼后对陈近南低语了两句,陈近南随即乘坐一艘小船返回舰队。

  刘鸿渐最终答应了蒙特尔的请求,但条件是万丹国复国后为大明属国,且只允许组建陆军,海防交由大明水师。

  除此之外税务必须遵从明制,也就是说万丹可以自己征税,但税额得由大明来定,而且大明的往返商船的税务直接由大明水师代为征缴作为水师的军费,万丹国的王子哈罗德答应了。

  没有海军任凭万丹国如何蹦跶也蹦不出大爪哇,如果万丹国反叛或者不听天令,大明随时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兵来平叛。

  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是因为养兵的代价太高昂了。

  以目前大明边军为例,一个普通的火枪兵年饷三十六两,一身轻便皮甲造价八两,一支最新型的栓动步枪造价九两三钱。

  一个新兵需要至少三个月时间锻炼体能和队列,期间还要兼顾军律等,至少需要六个月时间来训练枪法,这期间需要耗费多少粮食、合金子弹。

  饶是如此这些兵仍旧是还没上过战场的新兵,战场上一旦战死,朝廷还要发大笔的抚恤,成本及其高昂。

  但也正是因为这几年朝廷舍得在战事上花银子,如今的大明不论是陆军还是水师都可以用士气如虹来比喻。

  而且刘鸿渐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一直尤其注重士兵的训练,要保证一万军队的持续战斗力不难,十万军队刘鸿渐也可以不费力的做到,但一百万?两百万呢?

  刘鸿渐的答案是,一百五十万就够了,兵不再多而在精,在通讯手段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只要能持续的保证这一百五十万军队的战斗力,大明足可以睥睨天下。

  反观崇祯老爷子刚接班的时候,大明也是号称军队一百多万,但能打的又有几个人呢?朝廷不过是养了无数吃空饷的可怜虫罢了。

  大明的疆域已经够大了,海洋的开发不是为了占领更多的领土,而是为了资源,水师可以有限的保证商路的安全,真正的根本仍旧是本土。

  在通讯手段无法快速提高的基础上,如果大明占一块地儿就派过去几万人驻防,又有多少士兵愿意背井离乡呢?谁又能保证这些士兵在外头不会懈怠训练呢?

  身处高位,这些问题刘鸿渐不得不考虑,但万变不离其宗,大明的目标是海外的资源,只要保证本土的强大陆军和水师的战斗力,但凡哪个国家敢于阻挠大明的脚步,直接从本土派兵灭了便是。

  万丹国如斯,印加帝国如斯,与几年前的想法不同,刘鸿渐现在不想让大明成为一个终究会崩溃的殖民帝国。

  但是,谁说控制世界一定要通过武力呢?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