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1章 当受此封(第五更,白银盟加更2/20)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3500人,法军进行了两轮射击,英军伤亡了约20%,但并不还击,将领沃尔夫少将挨了三枪被打死。

  一直到两军接近30米距离,英军第一轮齐射就打倒了法军1000多人,同时敲响战鼓、吹奏风笛,向前推进。

  英军前进了约10米后,打了第二轮齐射,法军又倒下了800多人,法军于是就此崩溃。

  全过程只有20分钟,这在冷兵器时代是恐怖的杀伤力,要知道历史上很多据说血流漂橹的战役,持续数天死亡才上万,而这一仗20分钟两军就损失了数千人。

  刘鸿渐之所以如此鄙夷和反感这方阵就是这个原因,他其实一直都觉得自己不是个合格的统帅,慈不掌兵,而他却不忍看到辛苦训练出来的士兵排着队去送死。

  现在好了,装弹速度提升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大明军队终于可以抛弃方阵排枪战术了,终于可以寻找掩体自由射击了。

  “这是咱们大明最高的机密,有了这种武器,大明的军队将无敌于天下。

  臣已经放下话了,谁若是胆敢向外人透露半分关于后装底火枪的信息,皇上,你要诛他九族。”刘鸿渐十分认真的对朱慈烺道。

  虽说研制后装底火膛线枪的匠人总共只有七八个,但这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以后即便是实现量产,挑选工人时仍旧要实行全封闭,而且要将这人的品性、以及祖上三代都要查个清清楚楚。

  战争是最刺激科技进步的,大明因为战争率先改进了步兵方阵,半年后,欧罗巴人也改进了。

  大明因为战争研发出了手榴弹,没过多久罗刹国也山寨出来,继而整个欧罗巴的国家都学会了。

  甚至刘鸿渐都在想,大明的膛线枪或许也已经被偷学了去,毕竟这都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西,只要一看枪管就知道了原理,那么一切都不难了。

  可是底火不同,只要保密得当,欧罗巴人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搞不出来。

  原因很简单,子弹是特制的,想要解剖就会爆炸,即便是想法子将里头的药都倒出来,没有精密仪器也根本无法将其中的成分分析出来。

  “朕明白!朕想赏赐研制出底火的两位匠人!”朱慈烺十分郑重的道。

  “这是应该的,皇上,不过你倒是不用赏赐银子了。”刘鸿渐也欣慰的道。

  虽然二人也是阴错阳差才将雷酸汞给弄出来,但不得不说,二人两个月不下山,是真的在努力的研制,也不得不承认,周恒一、孟忠良便是底火之父。

  刘鸿渐已经按照当初许下的豪言,奖励二人各一万两白银,剩下的便是名头了。

  “朕想封其二人为伯,刘卿意下如何?”朱慈烺想了一下道。

  大明祖制有云,非军功者不得封爵,但这祖制早已被刘鸿渐和崇祯践踏的面目全非。

  但二人对爵位制还是有着突出贡献的,首先是放开了子爵和男爵的封赏,其次是大面积收回了铁券,也就是世袭的权力。

  范围之大,以至于如今包括亲王以内有世袭权力的人不超过十个。

  崇祯是因为对宗亲失望已极,而刘鸿渐则是因为看出了大明的病症——朝廷养了数十万只会吃饭不会干活的猪。

  爵位以及武勋的封赏,全面覆盖了军功、科研,也就是说只要你研制出来的东西能够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皆可封爵,此之谓科技兴国也。

  当然这爵位都是流爵,若是后代不肯努力想坐享其成,那是不可能的。

  “臣觉得并无不妥。”刘鸿渐认真的道。

  底火步枪若是装配到军队中,火枪兵的损失将极大减少,朝廷不用赔偿高昂的抚恤金,百姓们也不用失去儿子、失去丈夫、失去父亲。

  就这份功劳,封个侯也不为过。

  “恩,朕回去便拟旨。

  哦对了刘卿,这种枪军械所大概什么时候能实现量产?”

  朱慈烺现在有点迫不及待的兴奋,或者说荷兰国给他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还不行,至少三个月内都不可能,这枪……还不够完美!”

  ……

  PS:写的有点上头,还想再写点,但烟都抽完了,哪位大佬打赏包烟钱(滑稽)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