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7章 东宫旧臣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安国郡王刘鸿渐,驱除鞑虏,攘外安内,为大明不世之材,敕命其为大明朝天下兵马大元帅,晋封太师。

  东宫侍讲程志、张天禄、陈泰应,博闻而强识,有治国之能,敕命升程志为礼部左侍郎,张天禄为吏部右侍郎,陈泰应为督察院右副都御史。

  望尔等尽心尽力,共襄大明中兴之志。

  钦此!”

  圣旨宣读完,朝臣们都要郁闷死了,昨天崇祯石破天惊般的圣旨还没能让他们走出来,今日朱慈烺又来了这么一出。

  刘鸿渐晋太师倒没什么毕竟是个虚衔,而天下兵马大元帅本在崇祯朝便已经做过封赏。

  朱慈烺如此做派无异于是向刘鸿渐说明,他与他的父皇一样信任他,希望刘鸿渐也能如帮他父皇一样辅佐他、辅佐大明。

  这些都无可厚非,对于皇家对刘鸿渐封赏,群臣们也早就习惯了,虱子多了不痒同样适用这些朝臣,安国郡王惹不起,不惹便是。

  可程志、张天禄、陈泰应又是什么东西,一个小小的东宫侍讲何以能直升侍郎,这简直太荒谬了。

  但凡朝廷三品以上大员,皆是在内阁的商议和举荐之下方能选出,即便是当朝皇上也无法直接指认某人,这是规矩。

  更别提是三个小小的东宫侍讲了。

  只是,朝臣包括内阁成员在内,郁闷就郁闷在这。

  新帝刚登基,谁敢第一个跳出来去逆龙须?

  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朱慈烺刚踌躇满志、兴致勃勃的登上大位,发布的第一道圣旨便被驳回,这面子往哪搁?

  次辅范景文瞄了一眼李邦华,李邦华人老成精仿佛耳朵上也长着眼睛般扭头看向范景文。

  范景文的眼神似乎在对李邦华说,李孟暗,这事儿不合礼制,你是首辅,这事儿该你出头。

  李邦华胡子抖了抖微微的摇了摇头,心说还是算了吧,这个档口去谏言,即便逼着朱慈烺收回成命,他们这群老臣估计也会被新帝嫉恨。

  何必呢?

  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之所以没动他们这几个老不死的位子,很可能还是由于崇祯皇帝并未归天。

  唉,官难做,屎难吃,殿内的大臣们不止一个人这么想。

  “诸位爱卿,若无其他事,便各自回衙门处置政务吧!退朝!”朱慈烺从龙椅上起身道。

  折腾了一整天,即便是年轻如朱慈烺也觉得很是疲乏。

  圣旨的主角刘鸿渐听到退朝二字,如蒙大赦,惦着脚便要闪人。

  “刘爱卿留步,稍后请来乾清宫叙话。”朱慈烺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事儿,又退了回来喊住刘鸿渐道。

  我日,刘鸿渐前脚还没出殿门口,直接一个急刹车腿一软差点摔倒。

  朱慈烺说完便自顾自的离开,李邦华等人马上便围了上去。

  “王爷当心哪,这石槛儿有点高。”文渊阁大学士方岳贡上前搀扶起刘鸿渐右胳膊道。

  “是呀王爷,此去面见圣上,还望王爷能够劝谏圣上,选贤任能当经过考核,不可以一人之私而枉顾天下,此不是明君所为也。”

  李邦华果然是直言快语,接过了话茬便直抒胸臆。

  这厮放到后世定然是一个钢铁直男,还是钛合金的。

  “嗯,本王知道了,诸位且先回衙门,本王这边去见圣上。”刘鸿渐整理了一下心神道,心说让老子劝,刚才你们怎么不说?

  但他并不在意,在其位,谋其政,寒暄了两句,刘鸿渐便出了皇极殿,想后头的乾清宫行去。

  ……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