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6章 崇祯禅位,行文天下(第五更,为盟主天忉酬勤加更3/3)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底下如刘鸿渐般敢在这样的场合还迟到的,绝对是天字第一号。

  毕竟拿着人家的工资呢,上班迟到还被老板老板抓了个正着,刘鸿渐也觉得不太好意思。

  “平身吧!”崇祯轻轻叹了口气,一反常态平和的道。

  刘鸿渐顿时如蒙大赦,走到武臣班头躬身站好,崇祯挥挥手示意王二喜可以开始了,王二喜从御案后取过早已拟好的圣旨。

  “圣旨,诸臣听旨!”王二喜上前两步展开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乾道统天,文明於是驭历,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

  在昔勋华,不昌厥绪,揖逊之礼,旁求历试。

  三代以降,天下为家,继体承基,裔嗣相袭。

  故能孝飨宗庙,卜世长远,贻庆后昆,克隆鼎祚。

  朕嗣守祖业十有九年,深念上帝涉降之威,祖宗托付之重。

  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襁褓之。

  所以使生民罹难贼手,蹈水火,骸积成丘,皆朕之过也。

  加赋多无艺之征,预征有称贷之苦,使生民无粮米度日,又朕之过也。

  使民日月告凶,旱灾存至,疫蔓为殃,上干天地之和,下丛室家之怨,而至大厦将倾。

  所赖宗祖庇佑,降贤良而挽狂澜,所赖诸臣同心同德,将士勇不畏死,雪耻除凶,方续大明薪火。

  皇太子慈烺,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仁德,智略机深。

  监国数月以来,上至公卿百官,下至生民商贾,莫不称意。

  故今传皇帝位于慈烺,所司备礼,以时册授。

  令安国郡王刘佑明,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实为大明三百年未有之能臣。

  念及太子慈烺未及弱冠,敕命安国郡王刘佑明,摄政三年,一应朝事,不得佑明之允,不可行之天下。

  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利在因民,义存适要。

  条章法度,不便於时者,随事改易,勿有疑滞。

  昔汉祖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五日一朝,备礼尊崇,号称太上。

  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宪章往古,称谓之仪,一准汉代。

  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

  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钦此。”

  圣旨很长,崇祯先是言明大明得朝之正,而后言明国朝历经动乱,皆是因他之过,刘鸿渐听得心中甚是难受。

  小冰河降临,数十年来北方大旱大寒,大明的积弊已经三百年,积重难返之下,这哪里又是一个人的过错呢?

  圣旨宣读完,大殿内足足静了十息,众臣们都在消化圣旨中的要义,虽早知崇祯要禅位于太子,但这道禅位诏书还是让众臣们震惊不已。

  尤其是安国郡王刘鸿渐摄政三年,大明朝三百年更是从未有之。

  崇祯的意思是,太子年十七,三年之后年及弱冠,方能亲政。

  但朝臣们不这么想,崇祯继承大位之时也是十七,何以到了太子这里,必须等到二十呢?

  而且一应朝事,不得佑明之孕,不可行之天下,这就更让群臣如鲠在喉了。

  若是放在后世,这不就是一票否决权吗?

  PS:行者寒寒,有债必还,欠下的寒寒都记在心里呢,只是最近由于诸多杂事,实在是心力交瘁,稍后寒寒开个单章简单说一下吧。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