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全面开工(二)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目前前来应召的匠户中,竟然一个都没有,大明禁海政策的实行,直接把几代船匠的传承拦腰斩断。

  匠师以上是大匠师,包括枪、炮、火药的研发,月银五十两。

  再往上便是负责各工程整体督造的档头,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三大档头暂时由阎应元、陈明遇、冯敦厚这三个后勤能手负责。

  三大档头皆直接向刘鸿渐负责,而我们的安国候刘鸿渐呢?负责出银子!

  每个级别由所属匠人推举出三个领班,开会时领班到场,负责收集和反馈所属匠人的诸多意见和建议。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匠人们的积极性,有贡献的匠人将享受特殊待遇。

  比如木匠方敬梓因为发明了纺纱机,以一级匠人的身份领大匠师薪俸,另外还有奖金两千两纹银。

  所有匠人安心在此处干满五年,没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可以脱籍。

  这也是刘鸿渐的终极杀手锏,匠人本身就算脱了籍,大多数人也只能靠本身的手艺过活,况且若论待遇刘鸿渐有信心留住这些人。

  脱籍对这些匠人的最大诱惑力,在于后代子孙可以自由的选择职业,或科举、或经商、或干老本行,自己做匠人苦了一辈子,没有人希望这苦难还留给自己的孩子。

  当然,有赏必有罚,消极怠工者吃板子、罚月银;偷奸耍滑者吃板子、罚月银……

  所有的惩罚中最严重者莫过于泄密,与其说是因为刘鸿渐对工坊的重视,倒不如说是对先进发明、图纸的重视。

  所有匠人,不论是谁,不论曾经有何功劳,一旦泄密者,割掉舌头,下半生将在锦衣卫的诏狱中度过。

  性福来的太突然,所有通过考核的匠人,听完刘鸿渐宣读的规定,皆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此以前,士子可以通过科举升官发财,士兵武人可以通过上阵杀敌封侯,唯有匠人没有上升的渠道,只能守着手中的活计忍受欺凌。

  刘鸿渐宣读的规定,不说月银丰厚,干满五年还可脱籍,脱了籍家里的孩子便可以……

  “侯爷大恩,俺孙大牛必肝脑涂地以作报答!”一个身材敦厚的中年汉子扔下手中的木工箱子下跪拜谢。

  “是啊,侯爷真是个大好人,俺家有个闺女待字闺中,俺愿意把闺女送到侯府供侯爷差遣……”

  “忒,老张你个二傻子,侯爷稀罕你家的歪瓜裂枣……”

  ……

  “侯爷,咱们这么做会不会遭小人诟病。”阎应元皱了皱眉头。

  大量征集匠人,还给出这么优厚的待遇,工部的人如何想?其他坐班的匠人如何想?

  以脱籍作为筹码,势必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这些侯爷都考虑到了吗?

  “哼!士农工商,匠人排在九流之末本就不合理,而世袭的匠户制度更是令人发指。

  本候做这些,一来是为了让这些匠人放下顾虑、死心塌地的做事,二来便是要开雇佣制度的先河。

  匠户、军户都是积弊,必须慢慢的撬起,至于那些言官,随便他们蹦跶吧!本候不怕!”

  刘鸿渐牛逼哄哄的撂下了话,把阎应元噎的无言以对。

  “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三人了,优先建造盛放土豆、番薯的地窖以及温棚,此与咱们的研究所一同开工,有任何事可差人去府上找我。”

  刘鸿渐面容冷冽,无论是农事还是军事,这摊子事皆关乎大明以后的发展,一件都不能马虎。

  谁挡道,谁回家歇菜,没有半点余地,刘鸿渐相信皇上是会站在他这一边的。

  “是,侯爷!”阎应元再无顾忌,沉声领命。

  “棒槌,牵马来,咱们回家!”

  PS:本书从6月30号发第一章,到如今三个月有余了,今天终于如愿上了三江,百感交集,对于诸位的支持专门写了感言,就放在作品相关里,感谢你们,有你们真好,希望诸位朋友都能有个好心情。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