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悔婚之虞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是阳春三月,春闹枝头,莺歌燕舞。

  观音婢独坐澄心湖畔,假山石旁。

  虽然是春色美景如画,却遮不住她满怀感伤。

  她随手捡起一粒石子,掷入湖中,激起一圈水波荡漾。

  两年多来,长孙将军府中有太多的变故。

  挚爱自己的父亲永远离她而去。

  伯父也曾对她怜爱有加,如今也只能在记忆中找寻他慈祥的面容。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往昔在慈父膝下共叙天伦的一家人,如今也要分户而居,再也没有可能重新回到过去。

  大嫂和阿鸿、阿渐已经搬走。

  二兄、二嫂和阿湛也住进了新家。

  过了今日,观音婢也要随母亲、四兄,离开她生于斯、长于斯的长孙将军府。

  只留下三兄长孙无忌一房。

  虽然,如今离去,偶尔还可以回来,但却再也不是主人而是过客。

  观音婢轻轻站起,环视整个花园,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

  翰墨斋、秀水阁、花圃、竹林。

  澄心湖畔,假山奇石。

  仙雨亭内,至今俨然回荡着往日欢快的笑声。

  绕径而行,卵石颗颗,无一不曾印上儿时的足迹。

  小广场上,世民阿兄曾挽弓射箭。

  霹雳堂前,仍依稀看到阿爷的身影。

  从此走后,不知何日是归期?

  观音婢泪眼婆娑。

  她想把这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深深地记在心底。

  长孙无宪也曾极力挽留高秋娘和长孙无忌、观音婢,想让他们仍然京中府邸居住,被高秋娘婉言谢绝。

  高秋娘以为,即使长孙无宪有一万分的诚意,但他毕竟不是自己亲生儿子。

  子长母少,没有了长孙晟,生活在一起有太多的不便。

  高秋娘决定毅然离开,是于人方便,于已方便。

  只要内心平静,何必太纠结于那些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

  这才是高秋娘将京中府邸分给长孙无宪的真正原因。

  人言可畏,没有几人会去认真考究事情的真相。

  如若自己和长孙无忌占有京中府邸,她们母子必将落下夺嫡欺兄的骂名。

  无忌未婚、阿婢未嫁,她们母子还要珍惜做人的名节。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如今,失去的仅仅是易地而居的不便,得到的却是他们兄弟姊妹,至亲、至爱的感情。

  第二天,长孙无忌带领分给自己的僮仆、奴婢,押着数量犊车,载着家俱什物,出永兴里北门向东,往新丰老庄而去。

  丁娘子和馨儿回到鄠县家中。

  观音婢跟随高秋娘,各带四个贴身侍婢,到崇仁里高家暂住。

  高秋娘的想法,是让长孙无忌独自打理一下新丰老庄的事务。

  如今他年已十七,没有了父兄的庇佑,必须要学会独自撑起这个家。

  一家不治,将来如何能入仕做官?

  住到舅家,观音婢再一次钻进书里,全心全意研读《本经阴符七术》和《鬼谷子》。

  为了防止其过分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