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二章 父为子隐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音婢问起这次兵败的真相,李世民便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讲给观音婢听。

  这次唐军与薛举军队的交战地点,在豳州和泾州之间的一座小城,叫高墌。

  从豳州到泾州之间有一条山谷,这条山谷是关中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以前山谷西端的泾州折墌城由唐军控制,后来薛举自天水发兵,占据折墌城。

  李渊派李世民出征的目的,就是要从薛举手中夺回折墌。

  豳州到泾州之间的这条山谷,是中间大,两头细,中间是一个不大的盆地。

  在盆地北沿的高地上,有一个小城,叫做高墌城,这座城不大,地理位置却很重要,它俯瞰着从这里通过的这条咽喉要道。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关中通往陇西和西域的咽喉。

  李世民六月出兵,便驻扎在高墌。

  薛举闻报李世民率军来到高墌,便带兵进逼高墌城。

  按照李世民刚开始的计划,准备凭借深沟高垒与薛举对峙一段时间,再考虑与其决战。

  但薛举远道而来,粮䓍不多,却急于求战,他日日派人到城下骂战,骂李世民是缩头乌龟。

  唐军自晋阳起兵以来,可以说是所向无敌,几无败绩,众将也都是骄傲异常,天天让人指着鼻子骂,一个个哪里忍受了这种窝囊气?

  两军相持半月之后,属下众将忍无可忍,便纷纷向李世民请战。

  请战的理由是:薛举所部远道而来,粮少兵疲,战力不足。而唐军以逸待劳,兵精将广,人多势众,而且薛举曾是唐军手下败将,何必在这空耗时日,不如一鼓作气将其击败。

  起事以来,李世民也是屡战屡胜,对薛举有了轻敌之心,便和刘文静、殷开山商议下一部打算。

  刘文静、殷开山也被一年来连战连胜的战绩冲昏了头脑,都同意与薛举进行决战。

  于是李世民下令,将大军调出城外,在小盆地的中央(浅水原)摆开阵势,与薛举的军队开成对阵之势。

  唐军人多势重,为防止薛举的军队突袭,前军戒备较严,后军却毫无戒备。

  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在浅水原的南边还有一条山谷,薛举的军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从这条难行的山路,偷偷绕到了唐军的身后,乘夜对唐军进行偷袭。

  唐军受到偷袭之后,措不及防,后军大乱。薛举又率大军从正面杀来,在前后夹击之下,唐军瞬间溃败。八路总管有七路败下阵来,只有刘弘基一路誓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矢尽力竭后被俘,整个唐军死伤过半。

  兵败之后,李世民收拾残兵败将撤回豳州,走在路上,刘文静、殷开山便和李世民商议如何奏报军情。

  李世民坚持要独自承担兵败的责任,他对刘文静、殷开山道,“我乃是亲王,即使承担下全部罪责,父皇也不会将我怎样。”

  刘文静、殷开山则认为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