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七章 将相之才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孙将军府分家那年,观音婢刚满十一岁,如今五年已经过去。

  那年,长孙顺德、李世民等人在长孙将军府城南庄园分别。

  分别前一日,长孙鸿摆酒为众人送行,酒酣耳热之时,众人曾许下豪言壮语。

  分别之后,长孙顺德继续在自己府中练武,不久他武功练成,单臂就有四百斤实力。此时,他年龄已经不小,就在家人的催促下,和咸阳顿氏成了婚。

  成婚不久,父亲长孙恺去世。长孙顺德蒙朝廷圣恩,荫恩敕封了从七品的右勋卫之职。适逢杨广募兵征讨辽东,长孙顺德因有孝在身没有应征。

  长孙顺德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没想到第一次征讨辽东,以兵败收场;第二次征讨辽东,杨玄感叛乱。接下来,杨广又再次募兵,第三次征讨辽东。

  第三次征讨辽东之时,长孙顺德已出了孝期,不得不应募出征。

  出征之前,长孙无忌为长孙顺德送行,说了让他半路逃亡的主意。

  长孙顺德作为右勋卫,还带着数十名应征的士卒,偏偏和刘弘基一样,也是误了行期。

  按隋朝律法,士卒误了行期按律当斩。长孙顺德无奈,就和几名亲卫商量该怎么办。

  赶到辽东是死罪,半路逃亡也是死罪。但半路逃亡,只要不被官府抓住,还有活命的机会。

  几名亲卫也没有其它办法,都同意半路逃亡。但几十人在一起目标太大,恐被官府发现,只有分散逃命,各寻生路。

  由于有家不能回,官府对户籍排查又极为严格,逃亡的士卒根本无处容身,分开之后,只有去当盗贼。

  长孙顺德逃到上谷县,正好赶上魏刀儿聚众造反。他就隐姓埋名,拌作流民,伪称叫孙长顺,当了一名盗贼。

  他怕树大招风,连累家人,在盗贼中也不敢显露自己的本事,假装自己不会武艺,仅是作为一名普通盗贼混口饭吃。

  半个月前,有绛州逃过去的盗贼带去消息,说讨捕使李渊在绛州招降盗贼,还说李渊的二郎君武艺超群,天下无敌。

  长孙顺德这时才知道李世民到了绛州,他心中暗喜,便找机会脱离盗贼的军队,拌作乞丐到了绛州。

  到了绛州之后,长孙顺德一打听才知道,李渊、李世民已率军返回太原郡晋阳城。他于是连夜赶到晋阳。

  到了晋阳之后,长孙顺德打听到讨捕使官署的位置,就来找观音婢。他对官署守卫说是长孙娘子的亲戚,让官署守卫进去禀报。

  官署守卫见他破衣烂衫,就问长孙顺德叫什么名字?和长孙娘子是何关系?

  长孙顺德心想,晋阳依然由大隋官府管辖,自己是一名逃兵役的犯人,如果将实情说出,有可能被官府捉拿送入牢中,还有可能连累李世民和观音婢。他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名实姓,也不说和观音婢是何关系。

  官署守卫见他不说,就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