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 三巨头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庞大的淮军体系,一直来也是他背上的一个大包袱。为了让自己维护体系内官员的利益,又不得不继续背着这个包袱,淮军暮气沉沉,也是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

  现在却有了另外一个机会。一旦实行新政后,朝堂上满人的位置空缺出来,自然可以安插自己的亲信……至于驻扎在其他各省的淮军,李中堂则同意按照各省督抚的意思进行精简,但是,这淮军官员的职务不可裁撤。

  对于这老头死抱着着淮军集团的利益。秦铠早有所料,这是李中堂和其他督抚们的矛盾,自己才懒得插手,他立毫不犹豫的承诺在这一点上支持他,而投桃报李,李中堂也承诺在两广设立特区的问题上支持秦铠。

  在他看来,两广现在俨然就是个小王国,那里的官员都被南洋体系把持着,所谓特区不特区,完全只是名义上玩意,既然这秦烈风喜欢搞这些东西,就由得他去,自己进入国家中枢体系的目的,已然达成。

  达成意向的第二日,朝堂上如今的三巨头——秦铠、翁同龢、李中堂进行一次磋商,由于立宪的事务,翁同龢、李中堂都是外行,虽有所闻,却根本没有具体的概念,自然有秦铠来一手主导,他们两个只管提意见。

  秦铠拿出来的是郑观应执笔,自己在进行修改的《宪政大纲三十条》,除了冠冕堂皇的还保留有大清皇帝的字样外,但是皇权已经被彻底架空,皇帝的所作所为都不得与内阁会议相抵触,内阁设总理大臣和内阁大臣,全权管理国家事务。

  而在《宪政施行计划》中,秦铠提出在五年内在《宪政大纲三十条》的框架内完成都宪法的修订,同步制定《国会筹备案》、《地方议会筹备案》,同步改组政府,而在国会和地方议会还未能建立前,内阁由各省督抚推举,组成临时内阁主持国政。

  对于秦铠这个建议,两个老家伙细细考虑后都是十分满意,这可有这极大的灵活性,很显然,按照这个《宪政施行计划》,临时内阁无疑就是现在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划分势力范围的地方,这块大蛋糕,实在是太诱人了。

  三巨头在划分蛋糕时,自然是各不相让,讨价还价之后,秦铠出让了看起来最诱人的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他出手拿下了内阁大臣兼管兵部事务,负责旧军队裁撤和筹备新军,自己的首要目的是把满人从统治阶层上赶下来,这自然需要借助全体汉族官员的合力。

  很显然,在这一共同目标面前,自己做到了这一点,满清朝堂上的每一个汉族官员,即便是像翁同龢、李中堂、张之洞这样的既得利益者,对于那些毫无能力却保持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满清权贵深恶痛绝,现在,这一目的已经达成。

  而自己的另外一个目的显然获得部分成功,旧式的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