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7章 决战贝尔热拉卡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多半个小时,当天下午,王黎就已经得到了施莱尔的正式通告,德国方面原则上同意按照人道主义的做法处理俄国俘虏,而中国方面则承诺,将由一个新成立的人道组织――欧洲非暴力协会――来接受俄国俘虏的事务,而经费则由慈善组织募集。

  在正式的照会结束后,施莱尔还是不死心的私下询问王黎,“亲爱的王,这件事情实在太过离奇,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裔与俄罗斯帝国关系密切,你们是如何运作这一事件的?”

  王黎看了看施莱尔,知道不透露一点点信息,是没法摆平德国高层的,“施莱尔爵士,坚固强大的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攻陷,俄罗斯帝国正是这样一个巨型堡垒,而运作这件事情的,并非中国,自然也非德国人,而是来自俄罗斯内部,而我们认为,如果有合适的外来资助,将有极大的成功机会!”

  施莱尔对于王黎的消息显然并未全信,不过,在这件事情的推动上,德国其实完全没有任何利益上的损失,大批的战俘,对于德国来说完全是就拖累,原本帝国参谋部有计划把战俘拉到后方工业区参与工业生产,不过,斯拉夫士兵几乎都是农民,喝伏特加倒是好手,至于工业生产,那可就大有问题。

  当时,施莱尔就向曾经俘虏过大批俄国人的中国方面打听过,中国人把大批战俘都派到边境修建公路,这倒是个力气活,这批俄国战俘确实也够用,问题是,德意志帝国有着整个欧洲最漫长的铁路网,上一个铁路大扩张时期,整个德国修建的铁路就超过了3万公里,这对于德国的领土面积而言,已经是过剩了,所以后来也就没了下文。

  反倒是王黎后来跑来跟施莱尔建议了这个新方案,而很快就获得了威廉二世和霍恩洛厄首相的首肯,帝国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只要有利于减轻目前压力的任何措施……尤其是不需要再支出更多军力的方案,显然都是可以尝试的。

  计划的推进可谓是十分的迅速,9月19日敲定的协定后,20日,位于奥匈皮尔森堡的同盟国战俘营就有拿着电报的中国人来接洽遣返战俘的事务,而柏林方面的注意力,则很快就被本圣付瓦河谷战场上展开的一场大会战彻底的吸引了。

  21日凌晨,已经完成渡河任务的鲁登道夫中将指挥者近25万大军,挥师向西南沿着多尔多涅河南岸一路推进,途中除了左翼13军遭遇一直英国陆军师的阻击外,其他4个军几乎是以横扫的态势击溃了面前所有的英法军队……事实上,第三集团军正面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军团。

  但是,真正大会战在21日中午终于揭开了序幕,鲁登道夫军团右翼德7军在中午前遭遇了来自贝尔热拉卡方向的强大反击,驻扎贝尔热拉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