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0章 特效的时代_东方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僵尸电影也因他而成为全球华人的一段共同记忆,一个注定不朽的题材。无数港台甚至大陆艺人曾经试图在这个大火又没落的题材中寻金,也确实有不少人因它赚了大钱,可惜全没有了九叔的味道。

  不夸张的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林正英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正是香港电影中曾经大火的僵尸片。

  僵尸片的辉煌兴于1985年,到87年达到最巅峰然后迅速跌落。这并不奇怪,因为其实这个题材再火,毕竟只是一个偏小众的题材,而且投资成本相对于对场面有所要求的枪战片要低得多,所以自86年以来香港曾经创下了短短四年间共有87家电影公司拍摄过300余部同题材电影的夸张数jù,盲目的资本跟电影人的贪婪,短时间内就让这个本能细水长流的题材折腾的元气大伤,除非奇迹出现不然就算是电影邀请到了林正英主演也无可奈何。

  但林正英跟香港众多的编剧们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却不代表林孝智不能。

  自他挖角洪家班,将包括林正英在内的多名洪家班支柱挖来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改变这种现状。僵尸题材虽然小众了点,但欧美丧尸片却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与僵尸片所经历过的一样,欧美丧尸电影也是由来已久,但真正大红大火起来却是从68年拍摄却因为政zhì问题短暂上映之后便被强制下画,直到十几年后才被允许重映的《活死人之夜》。这部拍摄成本只有十几万美元的电影,却先后创zào了超过三千多万美元的世界票房,在当时可谓小众题材中的战斗机。几年后随着同样小成本却赚钱又叫好的《活死人归来》系列一出,欧美丧尸片的暴片之旅正式开启。

  比起香港僵尸片,欧美丧尸题材的电影一部跟风狂潮更加泛滥,一方面依仗着市场的消化能力够强,一方面也是主流电影公司的克制跟有限涉入,才没有导zhì香港僵尸电影的那种悲剧出现。而且大量的对剧本进行创新、引入新元素并增大特效投资,一样诞生了诸如《生化危机》、《惊变28天后》之类的叫好又叫座的经典来。

  于是便有了《僵尸至尊》的诞生!

  “……《僵尸至尊》的投资成本是3700多万港币,加上宣传一共用去了4200多万。其中光是特效方面的投资,就用掉了1500多万,等会你可以看看,电影的特效虽谈不上完美,但进步已经很大了,这毕竟只是一部尝试的结合作品!”

  背靠着影院的椅子背,林孝智压低了声音跟把脑袋靠在他肩膀上的周蕙敏低声聊着天。虽然已经在公司里看过一遍了,不过对电影总体而言还算满意的他不介意再陪着自己的家人来影院里看第二遍,嗯,虽然选择一部僵尸片而不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