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四章 心里没底_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驰而过。

  一大早李承乾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大堆废话也就算了,起码人家是亲自去的。

  可李二倒好,将自己大老远的叫来,就叨逼叨了几句,结束了?

  自己的腿就这么不值钱吗?

  “这件事可是国策,乃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李二虎着脸,白了他一眼,随后继续批阅手中的奏折。

  “那好吧,小婿告退了!”

  没招!

  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赵寅苦逼呵呵的驾车再次回到府中,将退休计划写了出来,派人送到皇宫。

  李二收到之后,立马召集诸位老货,将细则拿出来给他们看。

  “驸马的动作还真是快,如此细则竟然这么快就完成了!”

  老货们翻阅之后,不禁赞叹起来。

  “退休一事颁布后,老夫也该告老还乡了!”

  魏征捋着胡须,笑眯眯的说道。

  其实不仅是他,朝中不少人都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一旦细则颁布下来,他们势必要离开朝廷。

  “是啊,我们都老了,有些时候难免力不从心,还是将这个位置让给年轻人吧!”

  戴胄虽然有些不舍,生怕那些年轻人大手大脚,但没办法,他们确实已经老了。

  如果不是赵寅的到来提高医学手段,这老货在贞观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挂了,现在坟头的草都长老高了!

  “唉……!我们这些老人儿终将退去!”

  孟凡达显然有些惋惜。

  “某也干了这么多年了,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某退休后要出门好好游玩一番,放松下心情!”

  “还有某!”

  “同去……!”

  老货们虽然有些惋惜,但一想到可以游历山河,也算是不错的。

  “父皇,如果宰辅们都走了,那谁来处理朝中各项事物呢?”

  就在这时,李承乾担忧的询问起来。

  “嗯,等他们都退休之后,朝中空缺确实不少,但此事还是要确定下来,以后就照着这个轨迹来发展!”

  李二是铁了心要在他这一朝定下退休年龄,不会因为其他事情而犹豫。

  “那朝中怎么办?”

  李承乾皱着眉头,忧心忡忡的询问。

  原以为即便是父皇禅位,他还可以凭借这些老臣的经验将他带上道,没想到在父皇禅位之前,这些老臣就要退休了。

  “这个主意是驸马出的,有什么事情就去问他吧!”

  李二则是将他支到了赵寅那里。

  “好!”

  李承乾倒也实在,当天晚上就赶到了驸马府。

  “不好了,不好了,出事了……!”

  还没进府,李承乾便开始吆喝起来。

  “太子怎么又来了?”

  赵寅刚吃过晚饭,陪着孩子们在院子玩耍,远远的就听到了李承乾的声音。

  “出大事了!”

  李承乾大口的喘着粗气。

  “怎么了?”

  赵寅平淡的坐到椅子上,等着听他的下文。

  “父皇开始颁布退休年龄,这样一来对朝廷的影响势必很大!”

  李承乾火急火燎的说道。

  “没错,确实很大,可以给年轻一辈机会,让他们也有发展空间,同时让老一辈休息一番!”

  赵寅并没觉得有什么毛病,相反,他觉得这个政策早就该实行。

  “不对,不对……!”

  李承乾连连摇头,继续说道:“可这样一来朝中不少宰辅老臣都要退休,朝廷岂不就瘫痪了?”

  “哈哈……!太子还真是多虑了,如今大唐人才济济,他们退休之后还有年轻一辈顶上来,况且大唐现在已经上了正轨,也没有什么内忧外患,根本不是非谁不可的年代了!”

  赵寅不禁笑了起来。

  “是这样吗?”

  听完他的话后,李承乾也开始思索起来。

  “如果太子不信,就等着看好了,他们退休后,大唐不会有任何变化!”

  赵寅坚信这一点,不然他也不会提出退休的事情。

  这些老货在贞观初年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现在一切都已经稳定下来,他们也该休息休息了!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