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身。

  甚至连累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

  各种想法,在朱祁镇心中盘旋。

  总之一句话,不甘心。

  要想让中华文明改道,就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思想革命。第二工业革命,第三政治体制的革命。

  从难易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三最容易,二其次,一最难。

  虽然后世各种批判理学,但是很多人大概都没有真的研究一下朱熹说了什么,就从人品上对朱熹各种批判。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说朱熹好的。

  而是说理学从北宋开始发展,盛行明清之间,这两代五六百年间的人都是愚蠢之极。

  诚然清代学术僵化,让理学一点生命力都没有了,但是这个问题更多不是要理学来背,而是让清朝来背。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后,谁还敢在学术上有些发明,想试试怎么死,更舒服,所以清代学术最高峰是训诂。

  而明代还是有自我更新,比如心学。

  其实心学是在理学上一个分支,在各种方面与理学都是共同之处的,即便是王阳明也没有完全否定朱熹。只是否定当世之人学偏了。

  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因为朱熹这一套理论,不敢说完美之极,但是层层相扣,能自圆其说。几乎找不到破绽。放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也是一座丰碑。

  朱祁镇即便是退出一套理论,再短时间也很难胜过,即便能胜过,也很难将他们从广大读书人心中驱除出去。

  毕竟士大夫号称从道不从君。

  这个道就是儒家之道,更近一步说就是朱子之道。

  启蒙运动也是百年积累,才发展成为后世的样子。

  诛山中贼易,诛心中贼难。

  工业革命这一件事情上,朱祁镇其实一直在努力。

  少府处于朱祁镇直接管理之下,很多事情不用向文官集团通报,随着驰道大规模运行,朱祁镇已经下令蒸汽机的研发了。

  但是这个任务,让很大匠待诏都一筹莫展。

  朱祁镇甚至让钦天监的人加入,因为钦天监的人都是数学家,而且很多天文学家在仪器上也都很有专长的。

  但是依旧没有进展。

  这里成功与否,更多是要看天意。

  朱祁镇对蒸汽机的理解,也就是一副简图而已,更多是没有了。

  不过,他倒是给蒸汽机培养出一片市场,不管是少府大量运用的水利机械,还是驰道上的马车,只要蒸汽机研究成功,单单是少府方面就能下少说几百台的订单,如果能造出在驰道上行驶的蒸汽机车,那更是以万台而论。

  这一片市场,足够蒸汽机产业的发展了。

  至于政治体制改革,是朱祁镇而今能做的,却是最危险的。因为要触动到士大夫的力量,朱祁镇决计要与大明士绅抢基层的统治权。

  否则话,大明看似是一千多个县,为一个大帝国,其实用微观的看,应该是一个中枢政府下面,有数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