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香港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财政危机,太过恐怖,朱祁镇与他谈论时间都超长了。现在请李时勉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估计李时勉过来之后,就到了晚膳时间了。

  朱祁镇说道:“让你去,你就去。”

  王振这才急匆匆的出去了。

  固然当天擦黑的时候,李时勉到了。

  朱祁镇一见李时勉,就说道:“先生见老了。”

  李时勉在岭南数年,似乎见老的特别快,头发都白光了。脸色也变黑多了,连当初刚强的硬脾气也软了下来。行动之中也无力不少。

  李时勉行礼说道:“秉陛下,老臣老了。今年六十有六。已经不堪朝廷驱使了。”

  朱祁镇听了,说道:“先生是要弃朕而去吗?朕年幼,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辅佐。先生即便舍得朕,也要看在太宗,仁宗,宣宗的面子上。”

  李时勉听了,说道:“陛下之意,臣知道了,请陛下放心,臣从今之后,再也不提致仕之事。”

  朱祁镇这才松了一口气,请李时勉坐下,说道:“先生从新安来,新安近况如何?”

  提起新安,李时勉表情复杂,似乎有些高兴又有些无奈,说道:“陛下下令在新安开海之后,从旧港来的南洋船只,一日多过一日,特别是季风时节,一日数百艘,几乎要堵塞江面。而且南洋来的人,各色人员混杂之极,有作奸犯科之辈,混迹其中,甚至有本朝致仕士绅为盗贼所持。实在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臣以为整顿新安港,已经刻不容缓了。”

  “陛下即便不召见臣,臣有些话也是要说的,屯门港已经不堪重负,而且与新安太近,甚至有百姓混迹在船只之中,逃亡南洋。”

  “臣以为当在偏远之地,另择新港,与百姓隔开。以塞百姓逃亡之途。”

  朱祁镇一听,还以为新安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不过是治安混乱。朱祁镇想想就知道,新安县的人口,一时间增加了数万。

  这么多人员聚集,以这个时代管理水平,出事才是正常的,不出事才不正常。

  朱祁镇虽然对这一件事情并不是太在意。

  他并不在乎所谓的百姓逃亡海外。

  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吃海,既然海上能带来财物,那么百姓对大海的向往是抵挡不住的。

  但是对李时勉这些人来说,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太祖皇帝构建就是一个稳定农业国,所以开海弄得这么多钱粮,在李时勉看来,还不如新安县百姓逃亡之事重要。

  朱祁镇也不好否认。

  因为不仅仅是李时勉的观点,还是大部分保守文官的观点,而这大部分保守的文官,却是大明皇朝的死忠。

  比如这位,历史他已经告老还乡。但是听说土木堡之变后,还派儿子向朝廷上书,请求选兵择将,出征瓦刺,迎回皇帝。甚至悲伤过度,没有几天就去世了。

  朱祁镇只能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