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五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_大秦之天柱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不懂仁政之政,所以伏念才入咸阳仕秦,仁政之仁,乃君子之仁,忠义礼信智孝。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政之政,乃政通人和之政,然儒家百年未曾有人封侯拜相,自春秋至秦国,没有诸侯用仁政之法,政字不行,不敢言仁政。”伏念惋惜的说道。

  “乱世无仁主,仁政自然不通,剑锋所划之地,就是真理,于春秋施仁政,无疑于玩火自焚。”嬴政点点头说道。

  “如今九州归一,天下归秦,长戈武侯说正事施行仁政的好时机,所以伏念来咸阳,就是为了让陛下推行仁政而来。”伏念说道。

  “你不懂朝政,让朕如何信你?”嬴政不为所动,“秦国社稷,岂能儿戏?”

  “抛开陛下身为帝王的顾虑,我相信陛下不会否认儒家仁政是最接近国泰民安之政吧?”伏念反问嬴政,丝毫不惧。

  “然后呢?”

  “新的仁政需要时间来验证和完善,纸上谈兵自然不行,所以需要在秦国朝野慢慢完善。”

  “让朕把这秦国交给你伏念先去试水吗?”嬴政皱眉说道。

  “伏念只需一郡之地,推行新的仁政,三年之后,陛下自有决断。”

  伏念知道嬴政的顾虑,自然不可能第一时间就全国推行仁政,甚至嬴政恐怕根本不在乎仁政。

  “一郡之地,三年吗?倒也不是不可以。”

  嬴政思索了片刻,若是伏念真的能将儒家提倡的“仁”和帝王追求的“政”结合起来,未尝没有可能缔造一个辉煌的盛世。

  “伏念先生将如何治郡?”嬴政继续问道。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

  “秦法构建规则,教化定义道义,法律约束行为,道义使之明理。明理则守法,守法则不违背道义。”伏念说道。

  “秦法不通,教化难行,先生何解?”

  “王道不行,辅以霸道,而后可通秦法,可行教化;”

  “秦法通,教化行,而施王道,消弭霸道。”

  伏念字字珠玑,听的嬴政喜上心头,忍不住拍案叫绝。

  “先生之才,非韩非不能比拟,治一郡之地屈才了。”

  嬴政说道:“胶东、临淄、城阳、济北、薛鲁(薛郡),齐之旧地,多有儒家风范,此五郡且先交给先生三年,三年以后,若是仁政大成,朕已丞相之位迎先生回咸阳,秦国上下,必行仁政。”

  “多谢陛下,伏念必定不负陛下所望。”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