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章 大智若愚_定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总管口中的寇大人是寇淮的弟弟寇江,便就是淑妃的二哥。

  他们的父亲是前朝的定国公寇培中,早年因得病身亡,寇家兄妹六人,大哥寇淮习武曾经掌管过城外的巡防营,二哥寇江是翰林院使,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被称为大闫第一才子。

  被称为第二个姜弦。

  姜弦就是阮姜的外祖父,曾任两朝宰相,去世以后被太上皇封为开国子始,享用的也是皇家最高的殡葬礼制,当时皇帝下令,除皇族以外,满朝文武必须守孝,足以见姜弦的地位之高,品德之盛。

  所以把寇江誉为第二个“姜弦”,反而是对他的肯定。

  阮姜却不这么认为,她外祖父一生坦荡,坐立行走之间都透露出正人君子的气派,小时候只要他在那里一坐,堂下没有一人敢说话。

  并不是因为害怕,更多的是对他的尊敬。

  就像是对神仙一样的尊重。

  可是这个寇江,口若悬河,一脸的奸诈相,身上的气质更是跟自己外祖父比起来更是望其项背。

  跟他那个大哥一样,天生就长了一张嘴,别的没什么本事。

  不过想来,她外公那种首辅,百年难得一遇,以他做标准确实是有些太苛刻。

  人一旦胡思乱想就会跑偏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等阮姜的思维回到大殿,面前的几人已经跟赵望汇报完这几日的准备工作。

  寇江在一边拱手,说往年会试都是二月举行,如今三月已经过了大半还不曾宣布,恐怕会引起民怨。

  这才哪到哪就引起民怨,阮姜都看不下去了。

  民间识文的人本就不多,每年的科考也不过百人而已。

  而我大闫泱泱大国,这才几百人就引起民怨了。

  要是在多上几人,是不是就说造反了。

  不过她也不过是想想,当然不会跳出来反驳。

  后宫不得干政,要是让前面几个大臣要是知道她在偷听,不知道又会安上什么罪给她。

  宁惹小人,不招君子。

  便就是这个道理。

  赵望听了他的话,不急不缓的拿起茶杯抿了两口。

  以往他更喜欢塞些甜点,后来阮姜把他宫里能吃的东西都扔了个干净,能够慰籍的只有茶这一个爱好了。

  被迫减肥的人总是有些困意,干什么都没精神,他打了一个哈欠。

  “寇爱卿所言极是,不过今年多地多降大雨,很多考生都被困在路上,还是在等一等吧。”三言两语,赵望就把人给打发了。

  阮姜心说赵望这个借口找的真烂,各地多雨确有其事,不过并不是连路都赶不过来。

  一般能进入到会试的人都是当时就赶往京城了,除了少有几个心大的摸着日子来,别的人说不定都已经在这里定居半年了。

  还有回涂这种住了一年的。

  一个个都嗷嗷待哺,估计等的都不耐烦了。

  阮姜能够想到的,寇江自然也是想要回禀过去,不过都被赵望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