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洛阳之行(上)_北朝汉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婚姻的事情,周惠既然无法改变什么,也就暂时不去管他。这四五天时间内,他一边熟悉家中的情况,一边整理着属于周惠的东西。尤其是那本《风土记》,他认真的背了下来,然后工整的默抄了两本,将那本书页泛黄、又被淘气的侄儿侄女撕破了两页的原本送还给伯父。妹妹周念、侄儿周文和侄女七七的功课,他自然也没落下,只不过学习内容变成了他默写的《三字经》。这种朗朗上口、类似儿歌的经文,几个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周惠原本只准备每天教六句,结果周文和七七却缠着让周惠多教一些,然后背下来去向大人们炫耀。周植的正房内,长房张氏的闺房中,不时都会响起几个孩子稚嫩清脆的背书声。

  “好,好!这才是我周家的好儿郎嘛!”周植笑得合不拢嘴。

  “阿翁,你是说孙儿学得好吗?”七七故意问道。

  “唔,你们两个都很好。还有念儿,自然也是不错的!”周植满意的颔首道。

  “真的啊!”七七按着周惠的吩咐,趁机提出了要求,“阿翁,阿叔说啦,若是我们学得好,他明天就带我们一起去希玄寺……去希玄寺……”

  她张着小嘴,皱起秀眉,一时间忘记了周惠是怎么说的。

  “随喜参观!”周文连忙出言补充。

  “对!对!随喜参观!”七七也跟着嚷道。

  “你阿叔这么说了吗?”周植明白了过来,这肯定是周惠教两个孩子说的。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周惠回来的这几天,将自家的院落和书房好好整理了一番,比原来有条理了很多,教导妹妹和侄儿也很得法,他这个作伯父的看着很是欣慰。

  “好吧!”他颔首同意了两个孩子的要求,“明天你们跟阿叔一起去,我会让阿忠用牛车送你们。”

  “太好了!太好了!”两个孩子雀跃着,跑去告诉周惠这个消息。

  四月初七的凌晨,一辆牛车出了周家后院,向二十余里外的希玄寺驶去。驾车的家仆周忠,是次房老仆周安的长子,本名叫周寿,福禄寿财四名家仆排行第三,在父亲周安随二郎主周析没于南荆州后,便被家主周植赐了现在这个名字,带着弟弟周财负责家中露田(口分田)的事情。

  由于长年耕作,又深得家主厚待,衣食丰足,周忠长得非常健壮,xìng格却是十分的稳重沉着,将家中的田地租赋安排得井井有条。也只有让他跟着周惠,周植才能放心那两个年幼的长房孙儿。

  或许是难得出远门吧,两个小孩都非常兴奋,一路上不住的东张西望,扯着周惠和周忠叽叽喳喳的问东问西。倒是周念颇为安静,看到七七的身子倾出车外太多,还不时拉她回来,颇有些小姑姑的模样。

  快要到地方时,看着沿途渐渐多起来的香客,两个孩子又问起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