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1章,五月之殇_抗战之捍卫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进入一线作战部队的时候,也就是让鬼子们感到害怕的时候了。

  很快,时间就到了1940年的5月1日,小鬼子终于按耐不住,开始对着既定的目标发起正式的攻击。一时间,前线告急,战火纷飞,一条条的生命也开始迅速的消失。

  而在5月16日这一天,一直通过电台在了解前线战况的胡一舟,终于听到了那个他怎么也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张自忠将军殉国了。

  这,恐怕是五月份以来最令人伤心的消息了!

  “唉……还记得当初还给张将军送去一批大黑星手枪的……结果也没有改变将军的命运。”坐在孙家集的办公室里,看着崔耕发来的电报,胡一舟心里默默地想着。

  “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还是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

  这是一段影视剧里的台词,是不是将军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军倒在了日本鬼子的枪下,把最后一滴血都流进了祖国的土壤中,成为了捍卫祖国的英灵。

  他,本可以不死的,因为他现在是33集团军的总司令,应该在后方指挥作战,而不是带队上前线。但是就在枣宜会战中,张将军亲自带着两千多人跨过襄河与敌作战,在南瓜店殉国。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

  这是一份电报的原文,是张将军渡河之前给副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的电报。一个集团军总司令,手下的师却联系不上,这究竟是为啥?而且,他能调动的部队,就只有三个团,这又是为了啥?

  “先生,不管枪不如人,炮不如人,人不如人,我总要拼命的干一场,作一个榜样给人看。看我一定尽我所有的力量,报效国家,不给先生丢脸。活着我也要活一个样子,死也要死个样子。我觉得我越走越光明。先生你看着,我一定要这么办。”

  这段话,是39年8月,他在重庆述职期间,跪在老长官冯玉祥面前说的话。而这段话,却成了他们俩人最后一段话。事实证明,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后来,张将军的遗体被抢了回来,要运送到重庆。据说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而到了重庆朝天门码头,咱们的蒋校长也带着黑纱,领着军政要员肃立码头迎灵,还上船绕棺致哀,校长还“抚棺大恸”。

  好吧,多的话咱不多说,将军值得尊敬,只不过校长这里……嗯,演技真好,影帝级的。

  说句俗话,这都是给活着的人看的。哪怕他心里乐开了花,也要哭出来。只有这样,那些还活着的西北军将士才能继续给他卖命,而不是反了他。

  说起来,真要是这么重视张将军,为啥只给升官不给扩编?不给他足够好足够多的武器弹药?要不他能说出枪不如人,人不如人?这个人,可不一定是鬼子。

  说句废话,如果武汉会战的时候,张将军手里有胡宗楠手里的那些兵员,那些家伙式,筱冢义男估计能被张将军给灭在那里。可惜啊……

  这一章本想5月16日发的,不过剧情赶上了,也就发了。

  致敬张自忠将军,不愧为中华好儿郎!

  只是,伟大的背后,却总显得某些人的渺小。

  有些话,书里没法说,作家说也不敢写得太透了,大家琢磨吧。

  说起来,张自忠将军的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了的,毕竟降将跟杂牌军的待遇……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