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60章 审判日(1)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5章审判日(1)

  邺南城的宫殿,离北门比较近,但却和城门没有直接的道路相连。宫城坐北朝南,宫门正对着的大街,叫朱雀路,乃是每日朝臣们上朝的必经之路。

  由于高洋上朝上得晚,下朝又下得早,因此当朝臣们陆陆续续出现在这条街上的时候,天早已大亮,路人来往如织,大多行色匆匆,不愿意在这里过多逗留。

  看到众朝臣的都朝着邺南城宫门而去,这种“大朝会”的现象到底是有多久没出现了?

  高伯逸揣摩了一下,发现自上次自己在太极殿上斩杀段孝言以来,高洋竟然就没有开过一次大朝会,最多都是召集一些朝臣们开小会。

  这都过去多久了啊。

  一时间高伯逸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他到现在,连自己老爹高德政的坟都没有去上过一次,其实去不去都无所谓了!

  因为高洋杀的高德政,而高伯逸自己却是对高洋言听计从,已经超过了对高氏皇族的忠诚,而是只忠于高洋本人。

  所以在众人眼中,在邺都乃至齐国的舆论里,高伯逸是个忠孝不两全的人,或者说严重点,是一个认贼作父之辈。

  当然,高德政对于高伯逸没有养育之恩,说认贼作父倒是有些冤枉高伯逸了。

  再说了,高伯逸会在乎别人的那些非议么?

  群臣们鱼贯而入,进到皇宫里面,高伯逸并未使用他的特权,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他不仅走得慢,而且早就将佩剑“白云”交给宫门守卫。

  这把剑是高洋当年的爱剑,本身就象征着的宠信,所以高伯逸不需要拿着时时提醒他人。只有那些得不到的人,才会想方设法的寻求关注。

  这就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倒是太极殿外太监唱名的时候,并未直接称呼高伯逸的名字,而是叫称呼他的官职名“京畿大都督”。

  这就是赞拜不名,像以前,唱名都是直接称呼姓名,比如杨愔是宰辅,也不会直接说宰辅来了,而是说杨愔来了,最多用表字。

  大朝会礼仪上的作用更多些,所以很多事情比原来的更加讲究。

  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细节,比如说宋钦道!

  这家伙之前在高洋面前提出辞官,却一直不回老家,而是在邺城带着伺机而动。果然,这次高湛政变失败之后,宋钦道再次被启用,而且还担任了“中书令”的要职。

  高伯逸原以为这个职务会是祖珽的,没想到居然被宋钦道拿去了,高洋做事,总是会出人意表,让你想象不到。

  中书令是做什么的呢?

  一句话,国家机构(未必是皇帝本人的)的智囊团队首脑!你说它重要吧,又不做实事,说不重要吧,也有给皇帝上书的权力。

  而且一般都是由有名望有才学的人担任。

  宋钦道文学上很有造诣,不过只能算是一流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