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1章 有问题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忽必烈为代表的拖雷家族似乎抛弃了纯成吉思汗蒙古人的传统,而阿里不哥不过是这一反对派中的第一个代表,而海都也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实际上,窝阔台家族在蒙哥成为大汗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权力,成吉思汗的遗产转由拖雷家族继承。而海都作为窝阔台家族的继承人肯定是不甘心,他先击败了察合台家族的八刺,占领了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尔,留给八刺的只是河中地区,八刺的继承者们成了海都任意废立的属臣。

  海都觉得自己作为叶密克、伊犁河流域、喀什噶尔的统治者和察合台诸王的宗主,地位已如忽必烈是中原可汗一样,对其自然也就不愿在臣服了。而后连年入侵蒙古帝国,虽然没能占到什么便宜,但直到忽必烈死去,海都之乱仍未平息。由此可见,忽必烈称汗后不久,蒙古的西道汗国就都已跟蒙古帝国脱离了关系。而其心里也十分清楚,东道诸王之所以老实,只是因为他们的势力还不够大……

  “唉,臣也自诩为博学多艺,今日才知不过是井底之蛙。”应节严听罢叹口气道。刚刚小皇帝所言,大半都是其闻所未闻之事,也就谈不上什么知己知彼了,让他不禁自惭形秽。

  “诶,朕只是闲来多看了从蒲贼那里收缴的几本书,知道些皮毛罢了!”赵昺当然不会说自己从前世带来的,可又不能无中生有,只好推到蒲寿庚这个死鬼身上了。

  “原来如此,可蒲贼家中怎么又会有这等书籍?”应节严点点头,又觉不对再问道。

  “先生忘了,蒲贼乃是个商贾。他们是哪里有钱便向哪里去,有人不免将途中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想是其从他们手中得来的。”赵昺解释道。

  “还是陛下有心,那些行商足迹遍及南北,却也要知风土物产,乡俗人物,避开战乱的。若是他们所记应该不假,只是世人以为这些出自商贾之手不免粗俗,都弃之不读,却不知其中亦有可取之处。”应节严点点头,显然是信了。

  “以朕看,这些笔记所载可以相互印证,而伯颜在平定江南后便领军前往和林,显然西北不靖,以备诸王作乱的。若忽必烈再派军远征,必定会导致其江南空虚,那时才是我们的机会!”赵昺言道。

  “嗯,届时敌军损失惨重,无兵可用,北军又不敢南调,确是良机。”应节严沉吟片刻道,觉的小皇帝的算计真是不赖。

  “如今江南推行钞法不过一年便生混乱,泉州一锭至元钞也只能兑换铜钱五千文,显然是其财政已经入不敷出,只能靠纸钞来弥补亏空,定然会引不满。鞑子为支撑战争所需,只有横征暴敛或是不断纸钞才可满足,那时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必然会导致民怨沸腾。”说完外部形势,赵昺又说钱上的事情道。

  “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