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 散发着圣光的钞能力者_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这么乖巧听话,心情也是愉悦,立刻吩咐家仆整顿马车,带着羊肉美酒等礼物,随着王光一起去了王光先生的府上。

  教王光读书的博士,也是一位钻研于经学之道的老学究,虽然官秩不显,仅有六百石,但博士在西汉之时确是稀罕货,拢共也就十多位,所以,就显贵的很。

  而且,这些博士还是都有师承的,若是没有师承,那便没有资格成为博士。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汉代的博士其实也就是一个个学阀。

  他们几乎掌握了大汉的文化解释和舆论方向,一般人想要做官或者说想要得到一定的社会声望,也就必须得有博士或在野大儒为师才行。

  否则的话,就算强如昭宣之时的一代权臣霍光,在世人眼中也就是个“不学无术”之人。

  由此可见,在文化垄断时期的大汉,这些掌握了文化解释权力的博士们是多么的清高。

  王莽恭敬到了王光的博士先生府上,先礼数周到的向这位老博士行礼问好,然后又热情的封赏厚重礼物。

  与此同时,王莽也是雨露均沾,给王光的同学们都给赏赐了礼物。这一刻的王莽完全就像个发着圣光的钞能力者。

  在场之人无论老幼,都无比赞叹王莽的人品德行。

  秀完了这一波后,王莽也得到了老博士的热情招待,一时之间,两人从陌生的点头之交瞬间便进化成了友谊深厚的忘年老友。

  王莽对着老博士感叹道:“王光有先生为师,实乃莽之大幸也。莽兄长早亡,独留一子在莽身旁。莽日夜之间唯恐不能照顾好兄长独子。”

  “先生不以莽卑鄙,收王光为徒授以学业。莽感激不尽!以后凡先生之所缺,莽皆一力承担,望先生能够好好教导王光,约束性格,使其知书而明理。”

  老博士听着王莽如此谦逊的话,又收到王莽如此厚重的大礼,心情自也是好了到极致,且对王莽的观感也好的无以复加的地步。

  老博士道:“校尉放心。王光天资聪慧,是老夫数十年来所收悟性最佳之弟子。以后,老夫这份衣钵也会传于王光。”

  王莽笑道:“先生言重,先生衣钵何其珍贵?王光何德何能敢接先生之衣钵?莽只愿王光能够谨守先生教诲,做一个明礼遵道之人即可。这就不枉莽对亡兄之交代。”

  老博士听着王莽说话,心情就是舒服,他的这身衣钵也确实珍贵。大汉的博士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不犯事,不辞职,干到死都没问题。

  而且,这个博士官位还有极大可能传给自己属意的弟子,所以,一般人想要拜师,那肯定是要极尽所有,才会有那么一丝机会得到博士垂怜收为弟子的。

  当然,像王光这样的家世,肯定就不用这么卑微,但是,也要礼数周到,不能让老博士感到一丝不满。

  否则的话,这些人真的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得王光无师可拜的。

  毕竟,自元帝以来,崇儒已成风潮,在朝廷选官任官之时,也会考评官员的儒学水平,且大汉儒学的话语权又都在这些博士手中。

  俨然,这些博士们也就成为大汉朝的学阀,直接掌握着大汉文化教育的解释之权。所以,即便是世家子弟想要做官,也绕不开这些老博士们的学术认证。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也就持续不下去了,因为王莽已经在挖他们的根了。

  等到刘歆,扬雄,班稚等人将大典修出之后,他们就可以依靠这部旷世大典作为基础去挑战现有的博士学阀,吸引更多的年轻有为之士转投于刘歆,扬雄等人门下,从而根除大汉的学阀之弊。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