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中式恐怖_我竟然是顶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中式恐怖

  “嘻?”

  梁晓波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了“嘻”字,但随后就听周鼎然再次说道:“双喜的囍。”

  也没有多作解释,周鼎然直接就把《囍》的词曲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而后就开始坐在编曲合成器前,在稍微熟悉编曲软件的操作方法后,根据脑海中关于《囍》这首歌的完整版记忆,开始迅速把各种乐器的和弦,一次次录入合成器。

  而直到看到词曲谱上的内容,梁晓波才明白《囍》这首歌的水平之高。

  当那故事性极强的歌词以及略显诡谲的曲调出现在眼前时,梁晓波只觉得心惊肉跳。

  因为这首歌区别于传统词曲写作方式,词曲谱上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对他来说都充满了“新意”。

  但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直到目睹周鼎然亲自把唢呐、二胡、琵琶等乐声一一录入合成器时,梁晓波才终于明白这首歌的主基调是什么。

  “唢呐一响,不是大喜,便是大悲!”

  “整首歌讲述的明明是一个女子的出嫁之事,结婚本身也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梁晓波满脸悚然:“整首歌给人的感觉却是悲喜参半,甚至是悲大于喜。”

  “难道是在的冥婚?”

  梁晓波忽然想起开头的歌词,正月十八,黄道吉日,高粱抬……

  而前奏二胡的音色属性,和钢琴不和谐的音符,就仿佛是在为整首歌奠定悲剧主题。

  真是冥婚……

  一瞬间的体悟,让梁晓波浑身汗毛倒竖,整个人都头皮发麻起来。

  在传统古代,正月十八,正值月破,诸事不宜。

  在这一天结婚,那绝对是奔着结冥婚去的。

  后面的“黄道吉日”显然是在反讽,而抬高粱杆在古代更是作辟邪之用……

  “这是文抄公写的词曲?他为什么要给周鼎然写这样的词曲?”

  单单是想一想都觉得晦气,梁晓波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歌曲真的能得到世人的喜欢?

  但是,当周鼎然让他去找一个吹唢呐的乐器老师,来录入一段唢呐乐声后,梁晓波忽然就感觉到了这首歌的精彩之处。

  “唢呐老师吹的好喜庆,但越是吹得热闹喜庆,越是让人心生绝望,仿佛一切都无法挽回和改变了。”

  梁晓波循环播放了好几遍这段唢呐独奏,渐渐明悟,“这段唢呐单独拿出来的确是喜庆的,但是在整体的配器、和声走向融合后,它的底衬却充满了悲情色彩……”

  一整天的时间,周鼎然和梁晓波都在对《囍》这首歌进行编曲。

  期间寻找唢呐老师来吹唢呐都用了两个多小时,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整首歌的编曲才正式完成。

  “开始录歌吧!”

  周鼎然也是发挥了工作狂精神。

  在编曲完成后,没有任何休憩,直接就钻进了录音棚。

  《囍》这首歌加入了说唱、方言和戏腔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