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莫便宜他人!_抗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塔阿拜的意思,王五明白。

  无非是清廷如今对吴三桂的忌惮远超夔东这支明室孤军,而不管是顺军还是明军,都跟吴三桂有血海深仇!

  一片石之战、勒死永历帝,是吴三桂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

  尤其后者,更是迫使吴三桂起兵之初使用的“兴明讨虏”口号成为天下人眼中的大笑话,最后不得不自立为帝,国号“大周”。

  坚守在夔东地区抗清的忠贞营则是集“顺明两仇”于一身,因此在清廷眼中若忠贞营肯降,将来吴三桂若反,这支与吴三桂有深仇大恨的降军必是吴三桂的死敌。

  “顺治十八年,先帝特发诏书招降刘体纯、郝摇旗,诏书明文特开一面,赦一切过往之罪,予以功名之径。果能悔罪投诚,真心向化,优加升赏。”

  为了彰显诚意,仅隔一个月,顺治就再次专程下发同一精神的谕旨。

  为何单独给忠贞营连下两道劝降诏书,还不是因为忠贞营跟吴三桂永远尿不到一个壶里么!

  塔阿拜说由此可见顺治没死那会,清廷就已开始布局对付吴三桂了。

  过了一月顺治便驾崩,但其劝降精神却被清廷严格执行。

  虽然顺治的两道诏书都被明益国公郝摇旗阻回,以此表明绝不降清的态度,但还是引发了之后夔东明军各部的投降潮。

  投降清廷的明军果然未被清廷追究,均得以妥善安置,降将也均被封赏高官厚爵。

  一应正如顺治诏书所言“真心向化,优加升赏。”

  所以只要王五肯降,哪怕他杀了几十个真满洲,也根本不必担心清廷会秋后算账。

  因为,清廷还想利用他们对抗可能会造反的吴三桂!

  “昔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然终得志成,今将军未尝不可学他们委屈求全,再造明室!”

  塔阿拜这个包衣奴不仅有见识,还难得有赌徒精神,眼前这明将刚刚下令斩了包括马尔杜在内的一众满洲大兵,甚至还要将他削去手脚,但他还是鼓起勇气劝降起来。

  正应了富贵险中求的道理。

  真能把这明将劝降,他塔阿拜可就大大荣光了,重返京师不在话下。

  又见这明将听的认真,当下趁热打铁。

  “平西若反,平南、靖南必随之,南方数省立时反正,三藩兵锋向北,饮马长江

  届时朝廷若要御敌,必重用将军这等与平西有血海深仇之人,待将军领了诏命独领一军于江北某处时便可倒戈一击,或接引三藩过江,或北向以争天下

  勿惜身,宁进死;勿退生,拼死决战,剜中原之腹心,断东南之漕运,何愁明室不能复兴!”

  塔阿拜越说越兴奋,大有指点江山之势,听得王五也是诧异连连,忍不住说了句:“你这包衣奴倒是可惜了,不该做这小小拜唐阿,当为督抚才是。”

  “不敢,不敢,小人这等见识哪敢自比督抚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