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8章 长乐书坊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8章长乐书坊

  夕阳下,那离去的马车显得有些凄凉与孤寂,一位万历八年正式登上朝堂的老臣,就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严晨昊站在风中,沉默。

  李汝华最后的话,在他的心头回绕。

  他又何尝不想着保全自身呢?但是有些事情,他必须去做。

  他能够感受到,皇帝在酝酿着什么。

  朱常洵之所以会扣押住那条子,原因无非是三点。

  不想让北疆水利完工,使得他名声进一步上涨,是一。

  打心眼里认为可以随意操使这些百姓,不用考虑其生计,是其二。(严晨昊冷笑一声,看来他已经把自己以前教的全盘否定,打算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了)

  现在不明白的,就是第三点了……

  多半,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为了一己之私……竟将黎民,置于己下吗?

  他轻声叹息。

  对于现在的这个弟子,他感到了陌生。

  难道当年扶他上位,是真的错了?

  可是,当年的他,可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

  在大明之中,长乐书坊的存在被众人所熟知。

  纵然并非是读书人,而是市井普通的市民百姓,也知道有这么一个日常发表时论,并且经常出书的地方,它的分部遍布大江南北。

  长乐书坊在事实上,已经等同于后世的报业了,那时论就是报纸,每天都有发布,将大明天下的各种情报广而告之,已经极具影响力,就算什么时候改名“大明日报”,也丝毫不夸张。

  每天的收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许多人动过它的念头,甚至还曾有一位国公出手,想要强取豪夺。

  但是最后,他却怏怏而退,再不敢对其出手。有心人更是注意到,就在那之后不久,那国公的许多田产,莫名其妙地改了姓名。

  那一次,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书坊的水,很深。

  更有有能耐的,打听得到这长乐书坊东家的姓名,更是不由地一阵胆寒。

  而此时的东南,宁波府中,长乐书坊的总部。

  大堂之中,一位中年人端坐,面前还有着一个面白无须之人,正在指指点点,唾沫横飞。

  中年人是这长乐书坊的执掌者,严子璨。

  作为这天下第一大“报业”的首脑,他虽然隐于幕后,但是在大明之中,其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现在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准确地来说,自从数月之前,皇帝与首辅闹掰之后,他就被套上了紧箍。

  这位皇帝作为舆论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也是知道民间舆论的力量,毕竟当初他能够登上皇位,就少不了民间舆论的支持。

  所以自从他与严晨昊有些离心离德之后,他便从北京,派来了自己心腹宦官,作为监工,“审核”长乐书坊的内容。

  前段时间关于那次北征的时论,就有着这宦官的影子,非要大肆报道,渲染那一次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