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西洋,钱多,速来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西洋,钱多,速来

  很多人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可能逃到了海外的建文帝,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太可信。

  先不说当初建文帝到底有没有逃出去,毕竟要是他真逃出去了,当时永乐只掌控了南京,他完全可以号召天下起兵勤王,他却就此销声匿迹,而且直到永乐三年,郑和才下西洋,朱棣看上去悠哉悠哉的,一点没有皇位受到威胁的迫切。

  单就说一个,郑和多少人啊。你抓人带着一个师武装游行,还每到一个地方就大张旗鼓地上岸之类,这就算建文真的没被烧死逃了出去,也肯定是躲藏起来不敢出来了,找得到才见鬼。

  可能第一次的时候,还以扬国威为目的,通知一下各国,现在是我永乐皇帝当权了,顺便展示一下大明的富庶,但是后面,就是发现下西洋真的赚,便以搞钱为目的了。

  能够令一国皇帝都忍不住派人多次捞钱,可以想象,那是多大的财富。

  而现在,这个臣子提出的,正是下西洋!

  朱棣对这些不是很懂,他第一个联想到的,是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朱元璋确立的,取缔了与海外的自由贸易之后,与各藩属国的主要贸易形式。

  不过朝贡,其实大明赚的不多,甚至有时候还要赔。毕竟每一次大明为了彰显天朝上国的富庶威风,每次都要回赠大量金银宝物,做得都是赔本买卖。

  所以朱棣的印象不是很好。

  但是当叫出户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询的时候,他却是怔住了,不仅是他,在场的大臣们,除去家里一直有私活的那几个,其他都被震惊的不行。

  那些国家带来的贡品,在官方进行售卖之后,得到了极大额的财产!甚至有些,已经不亚于明廷赏赐的金银的价值!

  这还是这些国家因为国力的限制,没有特别大的远航船只。

  那如果撇去朝廷的赏赐……他有些不敢想了。

  朱棣很快便有了决定。

  命户部从已经不多的库存中再咬咬牙,拿出一笔款子,工部即刻开工,建造下西洋的大船。

  而其他的一些文官,也是有些相对无言。

  他们提出国库没钱,本意是想朱棣取消这些开支巨大的项目。

  没想到朱棣的解决方法是——没钱,赚就完事了。

  你们不是说缺钱吗?好,那我现在去赚钱。这么一来,文官也不好说什么了。

  而下西洋的主导者,也是这些的关键。要统领这支下西洋的庞大队伍,这个人必须拥有足够的忠诚,同时也要有对航海的一定知识。

  朱棣一点没有要把这个职位给文官的意思,而勋贵之中他信任的几个,又都对远航一窍不通。

  于是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贴身宦官,马三保,马和。

  马三保的大名就叫马和,由于在宿州之战中立下了大功,他受到了朱棣的器重,现在在大内最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