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三章 诚意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些小国攻打蔡国的都城上蔡,息国则负责攻打蔡国南部的领土。

  郑庄公早已经和这些国家约定好了,上蔡的珍宝重器谁抢到是谁的,蔡国的领土谁先占据归谁,郑国只负责消灭蔡国的主力。

  这些与蔡国临近的国家,原本还有些犹豫,当听到郑军要消灭蔡军主力,仅剩的一点犹豫立马消失殆尽。

  他们这些和蔡国临近的国家,很多平时都要仰蔡国的鼻息,现在不仅有报仇的机会,还没有秋后算账之忧,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至于礼法之类的,鲁、郑、齐这样的大国都能在收到宋华督的贿赂之后,对华督弑君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视而不见,他们这些远离中原,经常被中原人瞧不起的国家更没什么心理压力。

  当然了,这些国家肯定不会轻信郑庄公的一面之词,他们会事先撒探子在上蔡周围,若是蔡军真的倾巢而出,这些国家才会按原计划行事。

  如其不然,没人会愿意吃不到肉还惹一身骚。

  此时,确实有很多君主士大夫依旧固守宗周时的规矩,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要不然也轮不到齐桓公来尊王攘夷。

  要知道尊王,不仅尊的是周王,周王只是周礼的一个物化代表,齐桓公尊周王的目的其实是希望挽救已经崩坏的社会秩序,例如灭国不绝祭祀等。

  拿此时来说,灭人国家谁还管你祭祀不祭祀的,郑国灭虢、郐、胡等国,也没管过人家祭祀不祭祀之类的,后来的晋国几乎将周围的小国全给吞并了,也没见他给别的国家留下社稷祭祀,霍国伯爵国,敢自己给自己晋爵为公。

  春秋初期的乱象,其实已经隐隐有战国时期的影子了,只不过后来随着春秋五霸的崛起,拼命的维护宗周时期的秩序,才让周礼崩坏的速度变的慢了那么一些。

  总体而言,春秋初期其实并没有后世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什么春秋时期没有兼并战争,齐桓公称霸一口气灭掉了三十余国,这才是真实的春秋时期。

  不义战争、灭人国家,在春秋时期都是常态。

  孟子所谓的春秋无义战,这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所以来说,此时守规则的人很多,不守规则的人也很多,但很少有人会对失败者守规则。

  国家之间之所以会互守规则,那是因为两方的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博弈,就是所谓的非零和博弈,即两方处于反复博弈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守规则的基础,不然,一强一弱,想要双方都守规则,这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反人性的。

  在后世的社会文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美帝都仗着国力到处霸凌,更逞论现在。

  而此时,蔡国就是柏、沈、息等国眼中的失败者。

  打失败者的秋风,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就在原繁在邓邑布置任务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