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本子的记录_丝路禁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记里提到的包为公,是古行里一个资历辈分很老的人,陆放顶那样的,在包为公面前也是小字辈。事实上,包为公离开古行已经很久了,但直到现在,有些古行里的老人还时常跟人讲讲包为公的故事。

  听人说,包为公很小的时候,在一个当铺里当学徒,练的一双好眼睛,而且把过去老当铺那种贬物压价的本领学的炉火纯青。就因为有这段经历,所以以后进了古行,包为公的行事作风带着一股浓浓的当铺朝奉的味儿。

  他在古行做生意,收货,也卖货。收货的时候挑三拣四,哪怕品相再好的货,也能让他说成破烂儿。卖货的时候,引经据典,巧舌如簧,货价比别人高出一截。这种人粘上毛比猴儿都精,从来不肯吃亏的,人们背地里都喊他包狐狸。

  不过,包狐狸有自己的原则,收货的时候,一旦谈好了价钱,不管是十块钱还是十万,绝对是当场付款,绝不拖欠。卖货的时候,无论秦砖汉瓦或者明清时期民间瓷窑烧制出来的大路货,保证都是真东西。

  所以说,跟包狐狸做生意,吃点亏是肯定的,却可以让人放心。古行本就是带着风险的活儿,人人都求个平安,包狐狸奸猾,但招牌很硬,很多人还是愿意吃点小亏,跟他做买卖。

  有一次,包狐狸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但是,不仅没人挤兑他,事后都还佩服他。

  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有个外地的掮客,慕名找到包狐狸,觉得包狐狸路子野,而且货能保真,所以求包狐狸给找两件货。掮客只是个中间人,负责联络的,背后还有买主。古行的规矩,一般不会追问买主的身份。但那两件货太扎手,而且交易额太大,以包狐狸谨慎小心的作风,肯定得问。

  掮客本来不肯说,但他不说,包狐狸就拒绝合作。掮客没办法,跑去找古行里别的人。不过,那个时候,陆放顶和赵三元那个级别的人物,都还没成势,掮客跑了一圈,他要的货,谁也找不到,最后,只能又找到了包狐狸。同时,掮客也跟包狐狸透了底儿,他背后的金主,是两个日本商人。

  包狐狸知道了金主的身份,考虑了两天,然后答应了这笔买卖。

  包狐狸不愧是当时古行里的大拿,过了有一个多月,掮客要的货,真让包狐狸给找到了。这么大宗的交易,谁都不可能掉以轻心,那个掮客还专门重金请到了当时一个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掌眼。

  掌眼是古行里的行话,跟瞎三儿的叔爷麻鬼子差不多,专门负责鉴定货物的真伪。掮客请到的那个老掌眼,在当时是古行中最出名的,只有请到这样的人,才能保证不受骗上当。

  听说交易的时候,背后的金主也露面了。这次交易很顺利,一来是包狐狸不卖假货的名声在外,二来还有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