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章:铜雀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就连河北都能感受到比过去要更冷了,而现在莫名其妙去打更北方的辽东,那不是更冷?

  虽然现在出征是在夏末,但谁知道冬天前能不能打完?所以,百姓有怨气是很正常的。

  而张冲也明白这种趋势转变的背后,是家国二元的矛盾。

  对于张冲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家国往往都是一致的。正如那句:“没有国,哪有家。”所说的,现代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完全不是这样。家是家、国是国,有时候一致,但往往大部分时候是矛盾的。

  就以河北黔首来说,他们守卫乡梓责无旁贷,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但去辽东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种矛盾随着汉室崩塌后,将会越来越严重。

  各地黔首都是因各地强人的保护而存活,所以各州强人就对治下民有恩,而这种恩义一长,那各地黔首就只见其主,不见天下。

  如此,人心一散,这天下自然各为其主。

  比如说青州的曹操就是这样。

  曹操没来之前,青州生民离乱,惨遭兵灾。但是曹操平定了其他诸侯,稳定了青州的局势,为百姓提供了生产生活的环境。

  那原先该死在兵乱中的百姓,自然对曹操感恩戴德,因为是他活了自己。

  而这个时候泰山军再进攻青州,那面对的阻力就特别大,因为曹操已经得青州之民心,各地百姓皆认其主,自然拼命。

  到那个时候,即便你泰山军出自青州,和青州人的渊源很深,但大伙依然视你为敌。

  所以,这也是诸多门下劝谏张冲尽快平定天下的原因。

  因为越往后,人心安定下,不仅各地越来越难打,就连河北人都不大愿意为泰山军卖命。

  道理很简单?分裂下去不好吗?统一了对我们河北人有什么好处?

  你上面说要给天下一个公道,那总不能是让他们河北人流干了血,给什么青州人、兖州人公道吧。

  这不符合天理人情。

  所以,无论是上面那首歌谣还是关羽在青州的作战,都越来越反应了天下的某种离心趋势。

  如果,泰山军真的不能尽快得天下,那春秋战国的那种分裂景象将会再现。

  正是有此担忧,泰山军的诸多门下才如此紧张。

  他们不想张冲一意孤行,坏了现在的大好局面。但长久以来张冲的正确和权威,又使得他们不敢坚持。

  所以,伐辽东之准备就这样在别扭中开始着。

  也正是核心弟兄们,治下百姓的双重不理解,才使得张冲这样坚毅的人都出现了某种彷徨。

  这也是他深夜登铜雀台的原因。

  他要在最安静的地方,好好想想,伐辽东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首先对于辽东出现的某种胡汉合流的趋势,张冲比如今全天下所有人都更知道其威力。

  因为自古来说,东北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