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我们也有CXO了_平凡之路201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一没有问能不能更好,拿他跟一群研究生比较就是侮辱人了。

  果然王恺侃侃而谈,对答了几个来回之后林一就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了,如果让他来评价王恺的水平的话应该是:

  他没资格评价。

  码农的技术是有高下之分的,一个真正厉害的程序员,其能力是可以超过一大堆普通的程序员之和的,而且还能让对方心服口服。

  这个意思就是认可了王恺的实力,林一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主动问道:“你对我们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

  王恺点头:“当然是有的,你们选择的这个行业我相信肯定做过调研,那你们凭什么觉得可以后发制人呢?”

  林一把自己的考虑还有预言挑着能讲的跟他说一说,以双方目前的关系还做不到毫无保留。

  不过王恺至少能确认,他们是有全盘的考虑和缜密的计划的,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就往里面扎。

  应该说这次见面双方都还是比较满意的,王恺也是比较直爽的人,当即就问道:“如果我过来的话,你需要我做些什么?”

  林一立刻告诉他:“我的想法刚才大概告诉你了,而且我们现在确实落后于竞争对手,所以两个月之内我需要你把产品拿出来推上线。”

  王恺觉得有点棘手:“两个月比较紧张。”

  林一则表示:“我会完全放权给你。”

  “你需要几个人,人员全都自己去找,我会给你一个团队的薪酬包,具体怎么分配你自己定,最后报给我一个名单审核一下就行。”

  王恺在熊厂就是一个团队负责人,林一这是打算把他连人带手下地挖过来,省掉磨合时间让他们马上开工。

  林一当然不是无条件地信任王恺,这也是无奈之举。

  严格说起来他们现在还只有林一跟师姐两个光杆司令,要是另外去招人的话得先从HR招起,他不想耽误那个时间。

  另外一方面虽然王恺的水平比他高,但林一毕竟也不是个技术小白,他自己也会把关的。

  他干脆到这个地步,王恺也不是个磨磨唧唧的人,就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算是自己纳的一张投名状。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王恺的待遇。

  按照惯例,创业早期吸纳一个CXO,也就是“首席某某官”这个级别的高管,通常需要付出三到五个点的股权作为代价,CTO当然也在此列。

  林一来之前跟师姐是讨论过的,这会儿跟王恺商量之后拿出了3%的股权作为他的加盟费。

  王恺之所以能答应是基于两点,一是这个团队在没有进行任何融资之前的起始资金就有1000万美元,这既代表了一种实力,又代表了未来引入投资人之后被稀释的影响会变小。

  而且账上有1000万美元代表他们真的可以做点事情,而不是随时都要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

  另外就是林一刚才对他完全放权的态度还是让他很满意的,在给薪酬包的时候也非常康慨毫不吝啬。

  这不是因为林一有钱了之后就大手大脚,而是此一时彼一时。

  过去在随便他们总共就只有仨瓜俩枣,不得不精打细算;这次创业他们的资金实力已经不算弱,相比那点儿有限的数字他更看重尽快拉近和竞争对手的距离。

  时间很重要。

  “你什么开始动手?”

  “今天回去我就会提交辞呈,离职流程会走一段时间,但我可以找人把产品先做起来。”

  “两个月,我等你!”

  林一再次强调了一下自己的时间要求,一切谈妥之后和王恺分开,回去的路上他跟师姐说道:

  “现在我们都招了一个CXO级别的高管进来了,是不是自己的头衔也得跟着往上升一升了?”

  他跟师姐都不看重虚名,不过俗话说名正则言顺,规范的头衔其实也是内部管理的一部分。

  于是他们在特意印的名片上列上了自己的新身份。

  林一,创始人、CEO。

  李莫言,联合创始人、COO。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