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4章 献计献策_三国大特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牧府,书房。

  王磊召集了麾下的各大官员,包括从长安返回的荀谌,一众人悉数在场。

  目光掠过在场的人,王磊轻咳两声,顷刻间,房中安静下来,王磊抛砖引玉的说道:“今天把诸位请来,是为了调整冀州的工作重心。战争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在增强军队力量的同时,更多的重心在于恢复生产,安抚百姓。诸位有什么建议,都畅所欲言。”

  杜畿跟随王磊的时间最长,最了解王磊的性格。没有任何犹豫,杜畿说道:“主公刚执掌冀州,百姓对主公不了解。为了让百姓感激主公,我建议减轻赋税。如此一来,百姓对主公必定感恩戴德。”

  王磊微微颔首,赞同杜畿的说法。

  这是当权者经常用来安抚百姓,拉拢民心的手段。

  眼下刚上任,可以采取降低赋税的措施。

  田丰神色从容,沉声道:“降低赋税对百姓有一定的帮助,但想让粮仓充实,靠降低赋税远远不够。最好的办法是屯田,把百姓和士兵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充实粮仓。”

  王磊略作思考,回答道:“冬去春来,已经快接近春耕的时间。屯田一事,正好可以提上议程。田先生既然有想法,由田先生主持屯田的事情,起草一个章程出来,再仔细议一议。”

  “遵命!”

  田丰兴奋的应下,屯田对冀州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冀州沃野千里,稍加运用,必定能取得大丰收。

  荀谌掸了掸褶皱的衣袍,继续道:“大人,要提升冀州的影响力,百姓安居乐业是其中之一,除了吃饱穿暖,还得有灿然文风,才能极大的发展冀州。”

  王磊瞬间来了兴趣,问道:“友若先生的意思是在邺县兴建书院?”

  对于兴建书院,王磊非常感兴趣。

  三国有两大最著名的书院,其一是颍川书院,出了郭嘉、戏志才、荀攸、荀彧等人,形成了曹操麾下的智囊集团;其二是鹿门书院,出了徐庶、庞统、诸葛亮等人,形成了刘备麾下的智囊集团。

  冀州能建立一座书院,也是不错的,荀谌摇头道:“大人,一座书院的兴起,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名师是招揽青年才俊的一个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出来的弟子能名扬天下,才能进一步的提高书院的知名度。大人想兴建书院,现在非常的困难,即使完成了,也不见得有多少大儒来冀州。我若是记得不错,大人写得一手好字,这才是主公应该利用的。”

  “哦,友若先生知道我的字?”

  王磊眨了眨眼,他的字貌似没有流传出来啊!

  荀谌眼中兴奋无比,颇为崇拜的道:“韩州牧喜好书法,人尽皆知,他看了主公的字,怎么可能不宣扬呢?主公一手字开一时风气,正可以号召天下喜好书法的人观摩学习。由点及面,通过书法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