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帝威_将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了不少,最起码走路的时候已经不必李怀搀扶了。

  就好像,他在一夜之间痊愈了一般。

  不过赵睿心里殊无喜意,他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早上醒来之后,赵睿就呆呆的坐在床边,也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直到李怀来提醒他要上朝了,他才回过神来,淡淡的说了一句“今日罢朝”。

  这场大朝会原本是极为关键的一次,赵睿有许多关键的布置要在朝会上布置下去,按照赵睿以往的性格,是无论如何也要参与的。

  不过,就在早上,他坐在自己的龙床边上,突然不想去了。

  于是他就不去了。

  等到陈静之走进凌虚阁的时候,赵睿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漠然。

  “你来啦?”

  陈静之恭恭敬敬的跪伏了下来。

  “老臣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睿的表情终于波动了起来,他勉强一笑:“你这老货,见朕要死了,特意来取笑朕?”

  陈静之摇头。

  “老臣真心实意希望吾皇万寿。”

  他这话的确真心实意,赵睿在一天,他陈静之就还是一天的首辅,地位牢固,赵睿一旦殡天,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未必容得下他这个权相。

  当然,储君尚且年幼,自己未亲政之前,政事堂仍然还是他陈静之说了算。

  “坐吧。”

  赵睿活动了一下身子,淡然说道:“这件事本来是要在大朝会上宣布的,只不过朕今日突然惫懒了起来,懒得上朝了,所以才让李怀把你这个大宰相请进宫里来。”

  “老臣恭聆圣音。”

  “朕…恐支撑不住多久了。”

  赵睿阖上双眼,不等陈静之做出反应,就接着说到:“古来皇家最忌讳的便是主少国疑,太子寿尚且年幼,因此朕要立下四位顾命辅臣。”

  说到顾命大臣,这其中有些很有意思的关节,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只要皇帝不蠢,哪怕迫不得已留下顾命大臣,这些大臣的人数一般都是偶数。

  而类似于政事堂这种决策机构的阁臣,一般都是奇数。

  这是因为奇数才能出决策,皇帝想要政事堂“做事”,就必须保证政事堂里头有一股主体力量,能压倒其他力量,这样才能让这个机构有行动能力。

  而顾命大臣恰恰相反,顾命是要摄政的!皇帝不到逼不得已绝不会给自己的后嗣留下这种“代行”君权的人物,所以对于皇帝来说,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四位顾命大臣二对二斗的不可开交,然后新君成年,一举亲政夺回大权。

  陈静之心里一颤,低眉道:“陛下保重龙体要紧……”

  赵睿懒得理会这个老货的小心思,他自顾自的说道:“四位辅臣,两位文官,一位武官,一位……宗室,陈相没有意见吧?”

  陈静之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四位辅臣之中的那位“宗室”是谁。

  两代以来,赵家宗室之中,并没有什么太过出彩的人物,这些年以来临安城里几乎没有什么赵家人可以上得了台面,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个执掌宗卫府的年轻人了。

  他咬牙道:“陛下,老臣愿意不做这个辅臣,只求陛下切莫让肃王显参与朝政,他已经是两边总督,有边军在握!一旦给他掌握政权,我大启两边十数万军队的进退便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肃王显貌似忠厚,实则大奸,在江南绸商一案中,老臣已经查明,肃王暗中包庇山阴谢氏与肃州府的张家,至少倾吞了两家数百万两白银,此人暗中搜罗财货,必然图谋不轨,望陛下明察!”

  赵睿脸色淡然:“陈相不同意?”

  这位成康陛下皱了皱眉,轻声问道:“那朕让政事堂里,除了谢康以外的四位宰相辅政,陈相以为如何?”

  陈静之大为惶恐,连忙五体投地,颤声道:“老臣……不敢…”

  赵睿缓缓从软榻上站了起来,走到跪伏在地上浑身发抖的陈静之面前,低声喝问。

  “四位辅臣,朕足足给了文官一半名额,如此恩宠你还不知足,陈静之,你不过做了十余年宰辅,野心就已经大到了这种地步吗!”

  权倾朝野的首相大人一言不发,只以头抢地,不多时额头上已经满是鲜血。

  赵睿冷哼一声,负手回了后殿,不去搭理这个满脸鲜血的陈“相国”。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