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1章 蚕食西部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血洗回民聚居地,“屠灭无数”,赢得了一个“左剃头”的绰号。

  而左宗棠也是清廷“主战派”要员,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意见相左,李鸿章则认为“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用作海防之饷。”

  而左宗棠则力排众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朝廷屡屡示弱之举,将招致英、俄等列强的大举渗透。

  有这样一位肱骨之臣独撑大局,新疆无忧矣!

  站在窗边

  李察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浊气,纵然是在这个中华民族百年沉沦的黑暗时期,依然有很多栋梁英才挺身而出维护民族利益,维护华夏疆域大一统的格局,足以令人欣慰。

  作为晚清名臣,李鸿章虽然对稳定晚清的格局作出相当贡献。但在皇帝李察的眼中远不能够与左宗棠相比较,就是因为此人私心较重,会置民族大义于不顾。

  李鸿章认为新疆不重要,大清紧要之地乃是中原及沿海地区,出兵收复边地糜费钱财,无论是战是守都得不偿失,莫如加强海防为重。

  极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淮军掌控的北洋水师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不能说全无道理,这是因为历史上,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年耗费了5,800万两白银,其中3000余万辆用于战胜阿古柏叛军的艰苦战斗。2800万两白银用于其后驱逐沙俄并坚守新疆的军事开支。

  而北洋水师前后共计耗费2500余万两白银,一场新疆平乱战争就耗费了两个北洋水师还多。

  若是这笔钱用于建设海军,那么甲午海战……

  没有如果

  甲午海战并不是输在舰艇装备上,而是输在上层“避战保船”的思想上,有了更好的海军装备不敢打有什么用?

  大清国没钱吗?

  李鸿章死了以后遗产就有3000多万两白银,更有房屋田产无数,抄没其家产就足够建设两个北洋水师了。

  慈禧太后宠幸的大太监李莲英就聚敛了三百万两白银,怎么能说没钱呢?

  这些大贪小贪将大清蛀的千疮百孔,国库财政空虚,全都肥了私人的宦囊,就连收复国土的军费都拿不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李察考虑了一番后

  觉得应该资助一下左宗棠这样力主收复失地的晚清名臣,方法也很简单。

  可以经由向大清出口的跨国石油巨头公司输出利益,特许左宗棠麾下的白手套胡雪岩代理数省煤油专供之权,包括陕甘及湖南湖北两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再增加两广地区。

  如此一来,每年可以增加约两百多万两白银的入息。

  数年累计下来就是不小的数目,能够极大的缓解军费紧张局面,助益收复新疆之举。

  不用担心左宗棠的格局,区区数百万两白银还不至于令其迷失本性,仅从“抬棺入疆”一事就可以看出;

  左宗棠为了收复新疆,连身家性命都不要了,还要区区钱财干什么?

  煤油专营之权是个香饽饽,谁都知道能够拿到手就能赚大钱,前提是能够保得住。

  以左宗棠手握兵权的陕甘总督份量,以及“左剃头”的赫赫威名,大清上下能够打他主意的人并不多。

  根据皇家秘书处编撰的《世界风云概要》所述;

  沙俄攻占伊犁,进一步意欲代为“收复”乌鲁木齐,这引起清廷高度警惕,“上命景廉、成禄等将,率军力图尽快收复乌鲁木齐等地”,“令刘铭传率淮军出关”,还令左宗棠“妥筹兼顾”。

  从陕甘局势看

  左宗棠原计划先平定河湟马占鳌等部,再“一意西指”,但伊犁和乌鲁木齐的紧急局面使他决心提前打通入疆道路。

  如今应该及时行动起来,未雨绸缪才是上策。

  帝国在有能力的时候从后面轻轻一推,兴许历史就完全不同了。

  阿拉山口西部那一大片土地,凭什么就放手丢给老毛子呢?

  请收藏:https://m.lw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